1.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动式升降结构及自动化设备。
背景技术:
2.自动化设备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材料、零件等进行多道处理工序,其中转盘类自动化设备在使用时,转盘需要配合工件外形尺寸上下调整,使加工过程顺利进行。但是,目前已有的自动化转盘设备只能限制一个方向,轴向定位不可靠,有运行不稳定的潜在风险。因此,需要一种转动式升降结构,调节方便,能够优化轴向固定模式,使转盘定位可靠,提高整体设备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减少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动式升降结构,采用螺纹连接,能够转动升降,优化轴向固定模式,定位可靠,稳定性好,降低了维护成本。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动式升降结构,包括固定轴组件、升降组件、紧固组件、工作台与多个固定件,所述升降组件可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轴组件上,所述紧固组件用于压紧所述升降组件,所述工作台套设于所述升降组件的外围,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可转动升降件与导套,所述可转动升降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轴组件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可转动升降件的另一端具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导套轴向相对固定,所述工作台固定设于所述导套的外围。
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组件包括动力输出轴、固定轴与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轴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轴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动力输出轴,所述固定轴设置有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动力输出轴;所述固定螺杆的外侧面设有螺纹,所述固定螺杆固定插设于所述固定轴另一端。
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杆上还设置有螺杆固定螺母与垫片,所述螺杆固定螺母内侧面与所述固定螺杆外侧面的螺纹相匹配,所述垫片的一端面与所述固定轴的顶部端面相贴合,所述垫片的另一端面与所述螺杆固定螺母相贴合。
7.进一步地,所述可转动升降件还包括螺接部,所述螺接部的内侧面与所述固定螺杆的外侧面相匹配,所述螺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卡接部的最大直径。
8.进一步地,所述导套包括上导套与下导套,所述上导套与所述下导套之间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导套的截面为倒l型,所述上导套内具有空腔,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上导套的空腔内。
9.进一步地,所述下导套位于所述固定轴的外围,所述下导套的底部设置有托台,所述工作台放置于所述托台的上表面,所述托台还与所述工作台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上导套的空腔内,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卡接部,所述轴承还与所述上导套内壁相接触。
11.进一步地,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升降压紧螺母与导套压紧螺母,所述升降压紧螺母套设于所述固定螺杆上,所述升降压紧螺母的内侧面与所述固定螺杆的外侧面相匹配,所述升降压紧螺母的一端用于压紧所述螺接部的顶部;所述导套压紧螺母套设于所述螺接部的外围,所述螺接部与所述导套压紧螺母的接触面设有螺纹,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导套压紧螺母的内侧面相匹配,所述导套压紧螺母的一端用于压紧所述上导套的顶部。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杆上还设置有刻度板与两个刻度板固定螺母,所述刻度板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套设于所述固定螺杆的顶部,所述刻度板固定螺母的内侧面与所述固定螺杆的外侧面相匹配,两个所述刻度板固定螺母分别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压紧。
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转动式升降结构。
14.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所述螺接部与所述固定螺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能够沿螺纹转动所述可转动升降件,从而带动所述导套以及所述工作台上下移动,优化了轴向升降模式,并且螺纹连接保证了定位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16.2、所述升降压紧螺母与所述导套压紧螺母将所述升降组件压紧在所述固定轴组件上,使其固定牢靠,提高了设备稳定性,降低了维护成本。
17.3、所述刻度板用于显示上下调整的变量,进一步保证了定位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19.图1为实施例1所述转动式升降结构的主视图;
20.图2为实施例1所述转动式升降结构的左视图;
21.图3为实施例1所述转动式升降结构的俯视图;
22.图4为沿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23.图5为图4中所述转动式升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24.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1-固定轴组件,11-动力输出轴,12-固定轴,13-固定基座,14-固定螺杆,15-螺杆固定螺母,16-垫片,2-升降组件,21-轴承,3-可转动升降件,31-卡接部,32-螺接部,4-导套,41-上导套,42-下导套,43-托台,5-紧固组件,51-升降压紧螺母,52-导套压紧螺母,6-工作台,61-工件安装治具,7-固定件,8-刻度板,81-连接部,82-刻度板固定螺母,9-凸轮分割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
27.参见说明书附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该自动化设备具有一种转动式升降结构,包括固定轴组件1、升降组件2、紧固组件5、工作台6与多个固定件7,升降组件2整体套设在固定轴组件1上,紧固组件5用于压紧升降组件2,并且升降组件2与固定轴组件1之间螺纹连接,使升降组件2可以沿螺纹转动,从而实现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6为转盘,固定件7为螺栓;转盘套设在升降组件2的外围,并且转盘通过螺栓与升降组件2固定连接,则升降组件2上下移动时带动转盘一起上下移动,在转盘的周围设置有多个工件安装治具61,为了保证安装的自动化,工件安装治具61需要处于特定的高度,即保证转盘定位的准确性,而且调节高度时,升降组件2始终沿着螺纹转动,能够保证很好的稳定性与定位准确性。
28.具体地,如图4中a-a方向的截面所示,升降组件2包括可转动升降件3与导套4,其中可转动升降件3的一端为卡接部31,卡接部31与导套4在轴向上相对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在轴向上相对固定指的是,卡接部31与导套4在做轴向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轴向距离、位置相对固定,即卡接部31上升带动导套4上升,卡接部31下降带动导套4下降;可转动升降件3的另一端为螺接部32,螺接部32的内侧面与固定轴组件1中的固定螺杆14外侧面相匹配,即两者的接触面之间螺纹连接,在调节高度时,使用扳手夹持住螺接部32的外表面旋转,则螺接部32内侧面沿螺纹转动,因螺纹与水平方向不平行,故螺接部32能够旋转升降,进而带动导套4以及转盘升降。
29.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卡接部31的最大直径大于螺接部32的直径,并且大于导套4顶部端面的最小内环直径,保证卡接部31在轴向方向上能够与导套4卡接,从而带动导套4上下移动。
30.具体地,导套4包括上导套41与下导套42,上导套41与下导套4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导套41的截面为倒l型,其中部为空腔,卡接部31设置于上导套41的空腔内;下导套42位于固定轴组件1的外围,转盘固定设于下导套42的外围,并且下导套42的底部设置有托台43,转盘放置于托台43的上表面,托台43与转盘螺栓连接,则导套4上下移动时能够带动转盘升降。
31.优选地,在调节时,导套4可选为不随可转动升降件3转动,仅随可转动升降件3升降的模式,此时为了减小上导套41与卡接部31之间的摩擦力,使转动更为省力,如图5中的结构放大图所示,在卡接部31上套设轴承21,在轴向方向与水平方向上,轴承21均位于卡接部31与上导套41之间;该轴承21可选为推力轴承,推力轴承包括带滚针或圆柱滚子或钢球的保持架组件、上座圈和下轴圈,在卡接部31随螺接部32转动升降时,推力轴承下轴圈与卡接部31相贴合,并且推力轴承下轴圈随卡接部31一起转动式升降,而保持架组件能够在上垫圈与下垫圈之间传递轴向推力,即卡接部31带动下轴圈轴向移动,再通过保持架组件推动上座圈进行轴向移动,而上座圈与上导套41相贴合,进而上座圈再带动上导套41一起轴向移动;在水平方向上,调节时下轴圈与卡接部31同时转动,因为保持架组件的设置,下轴圈与上座圈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保持架组件中的滚针或圆柱滚子或钢球能够减少相对转动的下轴圈与上座圈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下轴圈转动而上座圈保持不转动,而上座圈与上导套41相贴合,即上座圈与上导套41具有相同的转动速度;在本实施例中,上座圈与上导套41能够保持转动速度为零,即上座圈与上导套41不转动,而在轴向上,卡接部31带动其上方
的推力轴承以及上导套41的顶部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整个转动式升降结构的上下移动。
32.具体地,如图1与图4所示,固定轴组件1包括动力输出轴11、固定轴12与固定螺杆14,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出轴为凸轮分割器9的输出轴,固定轴12内部为中空结构,其一端套设于动力输出轴11上,并且固定轴12设置有固定基座13,固定基座13凸出固定轴12的外侧面,螺栓穿过固定基座13将固定轴12固定于凸轮分割器9的本体上;固定螺杆14的外侧面通体设有螺纹,固定螺杆14固定插设于固定轴12另一端,并且与固定轴12内表面螺纹连接;设备运行时,凸轮分割器9驱动动力输出轴11转动,并依次带动固定轴12、固定螺杆14、可转动升降件3、导套4以及转盘转动。
33.具体地,固定螺杆14上还设置有螺杆固定螺母15与垫片16,用于将固定螺杆14与固定轴12锁紧,其中螺杆固定螺母15内侧面与固定螺杆14外侧面的螺纹相匹配,垫片16起到加强密封的作用,其一端面与固定轴12的顶部端面相贴合,垫片16的另一端面与螺杆固定螺母15相贴合;安装时,使用扳手旋紧螺杆固定螺母15,使其压紧垫片16与固定轴12顶端,固定牢靠。
34.具体地,紧固组件5包括升降压紧螺母51与导套压紧螺母52,升降压紧螺母51套设于固定螺杆14上,升降压紧螺母51的内侧面与固定螺杆14的外侧面螺接,升降压紧螺母51的一端用于压紧螺接部32的顶部,旋紧升降压紧螺母51能够防止设备发生震动时可转动升降件3自身转动,避免因此造成的转盘高度改变、设备运行不稳定甚至设备损坏等问题;导套压紧螺母52套设于螺接部32的外围,在螺接部32与导套压紧螺母52的接触面上设有螺纹,该接触面与导套压紧螺母52的内侧面之间螺接,导套压紧螺母52的一端用于压紧上导套41的顶部,旋紧导套压紧螺母52能够防止设备震动所造成的导套4及转盘向上跳动的情况。
35.具体地,如图1与图5所示,固定螺杆14上还设置有刻度板8与两个刻度板固定螺母82,其中刻度板固定螺母82可选为六角薄螺母;刻度板8具有连接部81,连接部81套设于固定螺杆14的顶部,并且刻度板固定螺母82的内侧面与固定螺杆14的外侧面相匹配,两个刻度板固定螺母82分别与连接部8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压紧,将刻度板8固定在固定螺杆14上,在调节高度时,能够直观地从刻度板8上读出升降组件2轴向移动的距离,便于判断定位准确性;在日常维护时,也能够依据刻度板8检查该结构是否产生下滑,及时进行维护调整。
36.在非调节状态下或者自动化设备运行时,锁紧升降压紧螺母51与导套压紧螺母52,防止转动式升降结构因设备震动产生轴向位移;在设备运行时,凸轮分割器9带动动力输出轴11转动,再带动与之相连的固定轴12转动,进一步带动与固定轴12固定螺接的固定螺杆14转动,在升降压紧螺母51与导套压紧螺母52均锁紧的状态下,可转动升降件3随着固定螺杆14转动,并带动导套4转动,最后带动与导套4相连的转盘转动,此时,位于转盘边缘的多个工件安装治具61随转盘转动工作,设备正常运行。
37.调节高度时,松开升降压紧螺母51与导套压紧螺母52,使可转动升降件3能够相对于固定螺杆14转动,同时可转动升降件3与导套4也能够相对转动;依照目标高度调节转盘的轴向位置,使用扳手等工具夹紧螺接部32的外侧面,转动扳手使可转动圣蒋建随之转动,此时螺接部32内表面沿固定螺杆14上的螺纹转动,实现可转动升降件3的升降,同时,在轴向方向上,卡接部31通过轴承21带动导套4升降,从而最终带动与导套4固定连接的转盘上
下移动,通过刻度板8能够精确地确定该升降结构的轴向位移,保证了定位的准确性;此外,因轴承21的设置,导套4能够不随可转动升降件3转动,而仅随可转动升降件3上下移动,节省人力;到达目的位置后,旋紧升降压紧螺母51与导套压紧螺母52,完成转动式升降结构的固定。
38.通过本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9.1、螺接部与固定螺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能够沿螺纹转动可转动升降件,从而带动导套以及转盘上下移动,调节方便,优化了轴向升降模式,保证了定位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使转动式升降结构不会上下移动,也不易松动。
40.2、升降压紧螺母与导套压紧螺母将升降组件压紧在固定轴组件上,使转盘固定牢靠,提高了设备稳定性,降低了维护成本。
41.3、刻度板用于显示上下调整的变量,进一步保证了定位的精确性;并且具备警示功能,日常维护时,可以依据刻度板确定,转盘所处的高度是否正确。
42.4、轴承设于卡接部与上导套之间,使调整时转动较为省力。
43.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任何依照本发明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的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5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