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芝发酵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17


1.本发明属于茶叶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灵芝发酵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营养过剩、缺乏锻炼等因素也在综合影响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痛风、高血脂的发病率在逐年提升,且血液病无法治愈,治疗病程长,治疗难,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3.茶叶是一种天然饮品,具有多种保健功能,是世界上传统的三大饮料之一。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茶叶含有有机化合物450多种、无机矿物质15种以上。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饮茶可以强身祛病,《本草纲目》记载:“茶为万病之药”。产茶地区的长寿老者常用饮茶来达到降血压、血脂及血糖的目的;但是仅靠茶叶自身对降血压、血脂及血糖的作用较小。
4.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被《本经》称为上品。自古以来,灵芝就有“仙草”和“瑞草”之称,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之为滋补强身、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灵芝中的灵芝多糖、灵芝多肽、腺苷、三萜等对身体内变异细胞有着修复及促进分裂生长的作用。
5.将灵芝与茶叶结合,制备灵芝发酵茶,兼具茶叶与灵芝的功效,长期饮用,可辅助治疗上述疾病,起到保健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芝发酵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灵芝发酵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8.1)先将牛大力叶、茶叶、桑叶、铁皮石斛放入纯净水中浸泡20-30min,浸泡过程中充分搅拌均匀,捞出沥干水份,之后在200-220℃下灭菌处理,根据消费者口味的差异,茶叶可选用绿茶、岩茶、红茶、白茶和乌龙茶中的一种;
9.2)采集灵芝,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无菌分离,菌种单独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得到灵芝菌种;
10.3)将破碎过的辣木屑装袋,在200-220℃下灭菌处理,之后作为发酵基料接入灵芝菌种,28℃下培育28天,得到辣木灵芝菌;
11.4)将步骤1)灭菌后的牛大力叶、茶叶、桑叶和铁皮石斛作为发酵基料,接入辣木灵芝菌,在30-35℃下发酵30天,得到灵芝菌发酵茶。
12.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灵芝为紫灵芝或赤灵芝。
13.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灵芝菌种与辣木屑的质量比为1:100。
14.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牛大力叶、茶叶、桑叶、铁皮石斛和辣木灵芝菌的组成以
重量份数计为:牛大力叶6份、茶叶2.5份、桑叶0.5份、铁皮石斛0.5份、辣木灵芝菌0.5份。
15.本发明采取上述方案取得有益效果如下:通过上述方法,将灵芝与茶叶有机结合,制成灵芝发酵茶,兼备茶叶和灵芝的优点,长期饮用,可对血液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常态人群长期饮用可起到保健和免疫功能提升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特征没有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为采用的现有技术。
17.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8.实施例1
19.一种灵芝发酵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20.1)先将牛大力叶、茶叶、桑叶、铁皮石斛放入纯净水中浸泡20-30min,浸泡过程中充分搅拌均匀,捞出沥干水份,之后在200-220℃下灭菌处理,茶叶选用绿茶;
21.2)采集紫灵芝,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无菌分离,菌种单独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得到紫灵芝菌种;
22.3)将破碎过的辣木屑装袋,在200-220℃下灭菌处理,之后作为发酵基料接入紫灵芝菌种,紫灵芝菌种与辣木屑的质量比为1:100,28℃下培育28天,得到辣木紫灵芝菌;
23.4)将步骤1)灭菌后的牛大力叶、茶叶、桑叶和铁皮石斛作为发酵基料,接入辣木紫灵芝菌,牛大力叶、茶叶、桑叶、铁皮石斛和辣木紫灵芝菌的组成以重量份数计为:牛大力叶6份、茶叶2.5份、桑叶0.5份、铁皮石斛0.5份、辣木紫灵芝菌0.5份,在30℃下发酵30天,得到紫灵芝菌发酵绿茶。
24.实施例2
25.一种灵芝发酵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26.1)先将牛大力叶、茶叶、桑叶、铁皮石斛放入纯净水中浸泡20-30min,浸泡过程中充分搅拌均匀,捞出沥干水份,之后在200-220℃下灭菌处理,茶叶选用岩茶;
27.2)采集紫灵芝,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无菌分离,菌种单独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得到紫灵芝菌种;
28.3)将破碎过的辣木屑装袋,在200-220℃下灭菌处理,之后作为发酵基料接入紫灵芝菌种,紫灵芝菌种与辣木屑的质量比为1:100,28℃下培育28天,得到辣木紫灵芝菌;
29.4)将步骤1)灭菌后的牛大力叶、茶叶、桑叶和铁皮石斛作为发酵基料,接入辣木紫灵芝菌,牛大力叶、茶叶、桑叶、铁皮石斛和辣木紫灵芝菌的组成以重量份数计为:牛大力叶6份、茶叶2.5份、桑叶0.5份、铁皮石斛0.5份、辣木紫灵芝菌0.5份,在35℃下发酵30天,得到紫灵芝菌发酵岩茶。
30.实施例3
31.一种灵芝发酵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32.1)先将牛大力叶、茶叶、桑叶、铁皮石斛放入纯净水中浸泡20-30min,浸泡过程中充分搅拌均匀,捞出沥干水份,之后在200-220℃下灭菌处理,茶叶选用乌龙茶;
33.2)采集赤灵芝,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无菌分离,菌种单独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得到赤灵芝菌种;
34.3)将破碎过的辣木屑装袋,在200-220℃下灭菌处理,之后作为发酵基料接入赤灵芝菌种,赤灵芝菌种与辣木屑的质量比为1:100,28℃下培育28天,得到辣木紫灵芝菌;
35.4)将步骤1)灭菌后的牛大力叶、茶叶、桑叶和铁皮石斛作为发酵基料,接入辣木赤灵芝菌,牛大力叶、茶叶、桑叶、铁皮石斛和辣木赤灵芝菌的组成以重量份数计为:牛大力叶6份、茶叶2.5份、桑叶0.5份、铁皮石斛0.5份、辣木赤灵芝菌0.5份,在33℃下发酵30天,得到赤灵芝菌发酵乌龙茶。
36.实施例4
37.一种灵芝发酵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38.1)先将牛大力叶、茶叶、桑叶、铁皮石斛放入纯净水中浸泡20-30min,浸泡过程中充分搅拌均匀,捞出沥干水份,之后在200-220℃下灭菌处理,茶叶选用红茶;
39.2)采集赤灵芝,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无菌分离,菌种单独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得到赤灵芝菌种;
40.3)将破碎过的辣木屑装袋,在200-220℃下灭菌处理,之后作为发酵基料接入赤灵芝菌种,赤灵芝菌种与辣木屑的质量比为1:100,28℃下培育28天,得到辣木紫灵芝菌;
41.4)将步骤1)灭菌后的牛大力叶、茶叶、桑叶和铁皮石斛作为发酵基料,接入辣木赤灵芝菌,牛大力叶、茶叶、桑叶、铁皮石斛和辣木赤灵芝菌的组成以重量份数计为:牛大力叶6份、茶叶2.5份、桑叶0.5份、铁皮石斛0.5份、辣木赤灵芝菌0.5份,在35℃下发酵30天,得到赤灵芝菌发酵红茶。
42.实施例5
43.一种灵芝发酵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44.1)先将牛大力叶、茶叶、桑叶、铁皮石斛放入纯净水中浸泡20-30min,浸泡过程中充分搅拌均匀,捞出沥干水份,之后在200-220℃下灭菌处理,茶叶选用白茶;
45.2)采集赤灵芝,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无菌分离,菌种单独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得到赤灵芝菌种;
46.3)将破碎过的辣木屑装袋,在200-220℃下灭菌处理,之后作为发酵基料接入赤灵芝菌种,赤灵芝菌种与辣木屑的质量比为1:100,28℃下培育28天,得到辣木紫灵芝菌;
47.4)将步骤1)灭菌后的牛大力叶、茶叶、桑叶和铁皮石斛作为发酵基料,接入辣木赤灵芝菌,牛大力叶、茶叶、桑叶、铁皮石斛和辣木赤灵芝菌的组成以重量份数计为:牛大力叶6份、茶叶2.5份、桑叶0.5份、铁皮石斛0.5份、辣木赤灵芝菌0.5份,在35℃下发酵30天,得到赤灵芝菌发酵白茶。
48.表1为实施例1的检测报告
49.检验项目单位检测结果天门冬氨酸g/l00g1.37苏氨酸g/l00g0.82丝氨酸g/l00g0.74谷氨酸g/l00g2.39甘氨酸g/l00g0.89丙氨酸g/l00g1.02胱氨酸g/l00g0.04
缬草氨酸g/l00g0.9蛋氨酸g/l00g0.09异亮氨酸g/l00g0.7亮氨酸g/l00g1.39酪氨酸g/l00g0.41苯丙氨酸g/l00g0.94赖氨酸g/l00g0.48组氨酸g/l00g0.34精氨酸g/l00g0.85脯氨酸g/l00g1.06合计g/l00g14.43镁mg/kg2.24*10^3硒mg/kg0.93蛋白质g/100g24.8维生素cmg/l00g23.6沙门氏菌cfu/25g未检出大肠菌群mpn/g《0.3霉菌总数cfu/g5灵芝多糖(以无水葡萄糖计)(以干基计)%0.94三萜及甾醇(以齐墩果酸计)(以干基计)%0.62农殘mg/kg未检出
50.从表1中看出,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灵芝菌发酵茶将灵芝与茶叶中的有益组份有机结合,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可起到辅助治疗血液病及人体保健的作用。
51.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施例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但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586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