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医疗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神经内科触觉感知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2.神经内科是独立学科,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目前,各大医院在神经内科进行检查时,大都使用大头针、竹签或其他针具,这些针具尖锐度不同,造成检查结果也比较随机,随着科技发展,逐渐出现了专门用于神经内科神经知觉检查的触觉针,现有触觉针一般是通过医生手持对患者的手部各个拇指进行触觉感知诊断,在解决判断患者触觉感知问题的同时还存在以下缺点:
3.现有触觉针整体结构较大,不便于医生进行操作使用,且触觉针形状固定,进而对医生的诊断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神经内科触觉感知诊断装置。
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神经内科触觉感知诊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箱体内壁顶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柱,导向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五个检测块,五个所述检测块的四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检测针,且每个侧面上的若干检测针结构不同。
6.可选的,所述箱体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远离检测块顶面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箱体远离安装板的侧面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的位置与支撑垫和检测块的位置相对应,放置孔可以便于使患者的手部放置于支撑垫的顶面,同时箱体可以便于阻挡患者的实现,便于患者能够便于集中一定精力,方便对手部的触觉进行感知。
7.可选的,所述固定座通过螺钉与箱体内壁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面与箱体内壁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固定座可以便于为第一电机提供安装位置,更加便于使第一电机带动丝杆进在转动,从而使安装板能够与导向柱之间进行相对滑动,便于对若干检测针的压力进行调节。
8.可选的,五个所述检测块在安装杆的外表面线性排列分布,若干所述检测针远离安装杆的一端均设置有不同斜度的尖角,且相同斜度的尖角均固定连接于检测块的同一侧面,若干所述检测针远离安装杆的一端均与安装板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可以便于第二电机通过安装杆带动五个检测块和若干检测针进行转动,同时避免若干检测针与安装板的底面之间发生运动干涉,若干检测针不同的斜角可以便于使患者的手面获得不同的触感,便于医生对患者的做出分析和判断。
9.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0.1、该一种神经内科触觉感知诊断装置,通过安装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五个检测块,五个检测块的四侧面均设置有一定斜度的检测针,而安装杆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进而第二电机通电运行,从而便于带动安装杆和五个检测块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便于带动若干检测针转动,从而便于对患者的手面分别进行四种检测针的检测,从而便于医生做出判断。
11.2、该一种神经内科触觉感知诊断装置,通过安装板与导向柱滑动连接,与丝杆螺纹连接,丝杆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通过固定座与箱体固定连接,第一电机通电运行,进而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从而便于使安装板沿导向柱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从而便于带动若干检测针按压患者的手面,实现检测患者触觉感知的目的,同时整体操作简单,便于医生进行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发明的装配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发明的装配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发明的检测块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箱体,2-导向柱,3-安装板,4-第二电机,5-检测块,6-底座,7-支撑垫,8-安装杆,9-检测针,10-放置孔,11-丝杆,12-第一电机,13-固定座,14-把手,15-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19.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神经内科触觉感知诊断装置,它包括箱体1,箱体1内壁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3,固定座13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11,箱体1内壁顶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柱2,导向柱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安装板3,安装板3与丝杆11螺纹连接,安装板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第二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杆8,安装杆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五个检测块5,五个检测块5的四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检测针9,且每个侧面上的若干检测针9结构不同,导向柱2底面和丝杆11的底面相平齐,且距离底座6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这样可以在和支撑垫7的可压缩性相配合,可以避免第一电机12因故障持续运行对患者的手部造成伤害,即在未对患者手部伤害之前,安装板3与丝杆11和导向柱11之间相脱离。
2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箱体1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4,箱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6,底座6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垫7,支撑垫7远离检测块5底面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槽15,箱体1远离安装板3的侧面开设有放置孔10,放置孔10的位置与支撑垫7和检测块5的位置相对应,支撑垫7的材质可以采用医用海绵,外表面可以覆盖有熔喷布等材质,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手部和腕部的舒适感,弧形槽15可以便于对患者的手腕进行限位,便于使患者的手部位于若干检测针9的底部,同时五个检测块5均通过键连接与安装杆8固
定连接,且相邻的检测块5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2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固定座3通过螺钉与箱体1内壁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2的顶面与箱体1内壁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固定座3可以使用塑料通过注塑成型工艺进行加工制得,同时箱体1可以根据需要,亦可以采用塑料进行注塑成型,同时把手14可以便于医生将该装置进行提起,进行位置转移。
2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五个检测块5在安装杆8的外表面线性排列分布,若干检测针9远离安装杆8的一端均设置有不同斜度的尖角,且相同斜度的尖角均固定连接于检测块5的同一侧面,若干检测针9远离安装杆8的一端均与安装板3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检测针9远离安装杆8的一端均进行尖角倒钝处理,这样可以便于避免检测针9对患者的手部造成伤害,若干检测针9设置有不同斜度的尖角可以便于对患者的手部进行按压,便于使用患者产生不同的触感,便于医生做出分析和判断。
23.该发明使用时需要以下步骤:
24.1)使用时,患者将手部穿过放置孔10放置于支撑垫7的顶端,且使患者的手腕放置于弧形槽15的内部,患者的手面放置于检测块5的底端;
25.2)医生控制先控制第二电机4进行转动,使五个检测块5一侧面带有一定斜角的检测针9朝下,之后在控制第一电机12进行转动,从而通过第一电机12带动丝杆11进行转动,丝杆11与安装板3螺纹连接,从而使若干检测针9降低高度并接触患者的手面,整个过程电动控制,以便于若干检测针9对患者的手面产生实现不同的压力;
26.3)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轻重,之后控制第二电机4进行转动,从而便于使不同斜度的检测针9朝向下方,之后在控制第一电机12运行,从而便于对患者的触觉感知进行多次测量,从而便于为医生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7.综上所述,使用者使用时,通过安装杆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五个检测块5,五个检测块5的四侧面均设置有一定斜度的检测针9,而安装杆8与第二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进而第二电机4通电运行,从而便于带动安装杆8和五个检测块5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便于带动若干检测针9转动,从而便于对患者的手面分别进行四种检测针9的检测,从而便于医生做出判断,再通过安装板3与导向柱2滑动连接,与丝杆11螺纹连接,丝杆11与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2通过固定座13与箱体1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2通电运行,进而带动丝杆11进行转动,从而便于使安装板3沿导向柱2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从而便于带动若干检测针9按压患者的手面,实现检测患者触觉感知的目的,同时整体操作简单,便于医生进行操作使用。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57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