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用旋转侧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16



1.本发明涉及预制件搬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叉车用旋转侧移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凝土预制件是在混凝土预制构件厂内完成生产,再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组装,其相比于传统的浇筑建筑减少了现场作业,缩短了现场施工时间,具有施工周期短、拆装便利且可重复使用的特点,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在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3.在实际施工和运输过程中,常将混凝土预制件水平搬运到工地,再使用吊车将水平放置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翻转至竖直状态,以方便对接或安装。但由于吊车的运动惯性过大,预制件移动时往往无法准确对接,容易造成装配预制板损坏乃至报废;若通过工人辅助、引导,需要反复调整预制件的位置,作业效率低且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叉车用旋转侧移装置。
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叉车用旋转侧移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货叉架上的过渡机构和转动安装在过渡机构上的旋转机构,货叉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过渡机构左右移动的侧移组件,所述过渡机构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机构转动的动力组件,所述旋转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夹紧预制件的锁止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搬运预制件时,将叉车开至放置预制件的位置,调整货叉架使水平放置的预制件插入旋转机构内,然后启动锁止组件将预制件固定在旋转机构上;此时升起货叉架并开动叉车,即可将预制件搬运到指定的位置,启动动力组件使其驱动旋转机构转动,即可将预制件翻转至竖直状态;启动侧移组件使其驱动过渡机构左右移动,即可对预制件进行调整实现准确对接;预制件通过锁止组件固定在旋转侧移装置上,移动叉车并控制旋转机构的转动和过渡机构的侧移,即可对预制件进行平稳地搬运和旋转,不易发生预制件损坏的情况,且无需工人辅助、引导,工作效率高且施工安全。
7.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过渡机构上的齿轮和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电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用于夹持预制件的旋转夹和固定安装在旋转夹上的齿圈,所述锁止组件安装在旋转夹上,所述齿圈与齿轮啮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转动预制件时,启动电机使其驱动齿轮转动,此时齿轮与齿圈啮合并带动齿圈转动,由于齿圈固定安装在旋转夹上,齿圈带动旋转夹转动,旋转夹带动预制件转动,即可将水平放置的预制件翻转为竖直状态。
9.优选的,所述过渡机构和旋转夹上均固定有设有多个沉孔的固定环,所述齿圈的内圈通过螺栓与过渡机构的固定环固定连接、外圈通过螺栓与旋转夹的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齿圈的外壁上设有与齿轮啮合的多个齿牙。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齿圈的内圈与过渡机构固定连接,当启动电机时,齿
圈的外圈与齿轮啮合并发生转动,此时齿圈的内圈与外圈发生相对转动,即可带动旋转夹转动,旋转机构与过渡机构通过齿圈和固定环连接,使两者得以稳定连接,有利于实现预制件的平稳转动。
11.优选的,所述旋转夹包括用于安装齿圈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固接有用于放置预制件的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锁止组件安装在上支架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预制件插入旋转夹内时,预制件支撑在下支架上,此时启动锁止组件即可将预制件压紧在下支架上,实现预制件的固定;启动电机时,电机通过齿圈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带动上支架、下支架转动,进而带动预制件旋转。
13.优选的,所述锁止组件包括安装在上支架上的锁止油缸和固定在锁止油缸伸缩杆上的压头,所述压头贯穿上支架后与预制件抵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锁止油缸使其伸缩杆伸长,伸缩杆通过压头压紧预制件即可对其进行锁定,防止预制件移动和翻转过程中发生松动,确保平稳搬运的效果;且对于不同规格预制件的搬运,可通过控制锁止油缸伸缩杆的伸缩长度对预制件进行夹紧锁定,适用范围广。
15.优选的,所述上支架上固定有用于安装锁止油缸的固定支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止油缸通过固定支座安装在上支架上,连接牢固,确保了预制件的锁定效果;且安装及拆卸方便,便于锁止油缸的更换及维修。
17.优选的,所述过渡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货叉架上的基板,所述侧移组件包括侧移支架和侧移油缸,所述侧移支架固定安装在基板上,所述侧移油缸的一端安装在侧移支架上、另一端安装在货叉架的侧梁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侧向移动预制件时,启动侧移油缸,侧移油缸的伸缩杆通过侧移支架推动基板左右移动,以此推动过渡机构左右移动,进而带动旋转机构和预制件左右移动,实现预制件侧移调整的目的。
19.优选的,所述侧移油缸通过销轴安装在侧移支架上,所述销轴通过卡簧固定安装在侧移支架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移油缸通过销轴和卡簧固定安装在侧移支架上,安装方便;且通过卡簧对销轴进行限位,有效地防止了工作过程中销轴发生上下窜动,以此提高侧移油缸与过渡机构连接的稳定性。
21.优选的,所述基板上固定设置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包括设于基板和旋转机构之间的围板和固定设置在相邻围板之间的加强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围板和加强板的共同作用,在基板和旋转机构之间形成稳定支撑,大大降低了基板受力变形的可能性,有效地增强了基板的受力能力。
23.优选的,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固接在围板和加强板上的垫板,所述垫板抵接在基板和旋转机构之间。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板与围板和加强板围成箱型结构,提高了加强组件的强度,进一步增强了对基板的加强效果;且旋转机构通过垫板支撑在过渡机构上,提高了两者连接的稳定性,当旋转机构转动时,旋转机构贴着垫板转动,有效地降低了过渡机构与旋转机构之间的磨损。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本技术中预制件通过锁止组件固定在旋转侧移装置上,移动叉车并控制旋转机构的转动和过渡机构的侧移,即可对预制件进行平稳地搬运和旋转,不易发生预制件损坏的情况,且无需工人辅助、引导,工作效率高且施工安全;
27.2.本技术启动电机使其驱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圈啮合并带动齿圈转动,齿圈带动旋转夹和预制件转动,即可将水平放置的预制件翻转为竖直状态;
28.3.本技术启动锁止油缸时,锁止油缸推动压头压紧预制件即可对其进行锁定,防止预制件移动和翻转过程中发生松动;且通过控制锁止油缸伸缩杆的伸缩长度,即可对不同规格的预制件进行夹紧锁定,适用范围广;
29.4.本技术启动侧移油缸时,侧移油缸通过侧移支架推动基板左右移动,以此推动过渡机构左右移动,进而带动旋转机构和预制件左右移动,实现侧移调整。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与货叉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过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与旋转机构侧仰视图。
3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使用时预制件水平状态图。
3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使用时预制件竖直状态图。
38.附图标记说明:1、过渡机构;11、基板;111、固定环;
39.12、连接件;121、下滑移件;122、上滑移件;
40.13、加强组件;131、围板;132、加强板;133、垫板;
41.2、侧移组件;21、侧移支架;22、侧移油缸;23、销轴;24、卡簧;
42.3、旋转机构;31、旋转夹;311、转动板;312、上支架;313、下支架;
43.32、齿圈;
44.4、动力组件;41、电机;42、减速机;43、齿轮;
45.5、锁止组件;51、固定支座;52、锁止油缸;53、压头;
46.6、货叉架;61、侧移框;611、横梁;612、侧梁;
47.7、预制件。
具体实施方式
48.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叉车用旋转侧移装置。参照图1,叉车用旋转侧移装置包括过渡机构1、侧移组件2、旋转机构3、动力组件4以及锁止组件5。结合图2所示,叉车的货叉架6上固定安装有侧移框61,过渡机构1滑动安装在侧移框61上,侧移组件2设于过渡机构1与侧移框61之间;旋转机构3转动安装在过渡机构1上,动力组件4设于过渡机构1与旋转机构3之间,锁止组件5安装在旋转机构3上。
50.参照图2、图3,过渡机构1包括基板11和连接件12,连接件12包括上滑移件122和下
滑移件121,上滑移件122和下滑移件121均与基板11固定连接。侧移框61呈矩形框状,包括横梁611和侧梁612,侧移框61的上、下横梁611分别滑动设置在上滑移件122、下滑移件121内,以此实现基板11与侧移框61的滑动连接,进而实现过渡机构1与货叉架6的滑动连接。
51.参照图2、图3,侧移组件2包括侧移支架21、侧移油缸22、销轴23和卡簧24。侧移支架21固定安装在基板11上,侧移支架21上固定设置有安装座。侧移油缸22的长度方向水平,其的一端与侧移框61的侧梁612连接、另一端与侧移支架21的安装座连接。当侧移油缸22启动时,侧移油缸22的伸缩杆通过侧移支架21推动基板11左右移动,以此推动过渡机构1左右移动。侧移油缸22通过销轴23安装在安装座上,销轴23通过卡簧24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当侧移油缸22启动时,卡簧24对销轴23具有限位作用,以此防止销轴23上下窜动,提高侧移油缸22与过渡机构1连接的稳定性。
52.参照图4、图5,旋转机构3包括旋转夹31和齿圈32。旋转夹31包括转动板311、上支架312和下支架313,上支架312和下支架313平行设置,且均与转动板311固定连接。齿圈32采用现有设备,包括内圈、外圈和滚珠,滚珠滚动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内圈和外圈可相对转动,外圈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多个齿牙。
53.参照图4、图5,基板11和转动板311的中心位置均一体成型有固定环111,固定环111上开设有多个沉孔。齿圈32的内圈和外圈上均设有多个螺孔,齿圈32内圈的多个螺孔与基板11固定环111上的多个沉孔一一对应,利用螺栓即可将齿圈32的内圈固定安装在基板11上;齿圈32外圈的多个螺孔与转动板311固定环111上的多个沉孔一一对应,利用螺栓即可将齿圈32外圈固定安装在转动板311上,以此实现旋转机构3与过渡机构1的连接。
54.参照图3、图4,动力组件4包括电机41、减速机42和齿轮43。基板11上设有台阶安装面,安装面通过铣床铣平,使其表面平整光洁。安装面上开设有螺孔,电机4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面上,安装面的平整光洁使电机41工作时不易晃动,以此降低螺栓发生松动的可能性,确保了电机41与基板11连接的稳定性。齿轮43转动设置在基板11远离电机41的一侧,且电机41通过减速机42与齿轮43连接。
55.参照图4,当电机41启动时,电机41通过减速机42去驱动齿轮43转动,此时齿轮43与齿圈32外圈啮合,并带动齿圈32外圈转动,齿圈32外圈带动旋转夹31转动,以此实现动力组件4驱动旋转机构3转动的目的。安装齿轮43时,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将齿轮43放在液氮中进行冷却后再安装在减速机42的输出轴上,使齿轮43与减速机42的输出轴过盈配合,以此增强齿轮43与减速机42连接的牢固性,防止旋转过程中齿轮43松动造成旋转机构3减速或者失效。
56.参照图4,基板11上固定设置有加强组件13,加强组件13包括围板131、加强板132和垫板133。围板131呈圆弧状,其环绕固定环111设置。围板131包括内层和外层,加强板132设置在围板131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并与围板131的内层和外层均固定连接。垫板133呈圆弧状,其固定设置在围板131、加强板132靠近旋转机构3的一侧,且转动板311抵接在垫板133上。围板131、加强板132和垫板133共同围成箱型结构,有效地增强了基板11的受力能力;同时旋转机构3通过垫板133支撑在过渡机构1上,提高了两者连接的稳定性。垫板133采用光滑且耐磨材料制成,可以为铁、钢、陶瓷等,本实施例中采用q355b,将垫板133焊接在围板131和加强板132上后,利用铣床对其进行精加工,以铣出光滑面。当旋转机构3转动时,旋转机构3紧贴垫板133的光滑面转动,有效地降低了过渡机构1与旋转机构3之间的磨损。
57.参照图5、图6,锁止组件5包括固定支座51、锁止油缸52和压头53。固定支座51固定设置在上支架312上,锁止油缸5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支座51上,进而固定在上支架312上,连接牢固,且安装及拆卸方便。压头53固定安装在锁止油缸52的输出轴上,上支架312内开设有锁止孔,当预制件7置于下支架313上时,启动锁止油缸52使其带动压头53通过锁止孔向下穿出上支架312,直至压头53压紧预制件7即可对其进行锁定。压头53采用聚氨酯或者尼龙材质制成,其具有良好的弹性,压头53在压紧预制件7的同时,对预制件7还具有保护作用。此时升起货叉架6并开动叉车,即可将预制件7搬运到指定位置;结合图7、图8所示,启动动力组件4使其驱动旋转机构3转动,即可将预制件7翻转至竖直状态;启动侧移组件2使其驱动过渡机构1左右移动,即可对预制件7进行水平调整实现准确对接,实现预制件7的平稳搬运和旋转。
58.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当需搬运预制件7时,将叉车开至预制件7位置,调整货叉架6使水平放置的预制件7插入上支架312与下支架313之间,抬升货叉架6使预制件7支撑在下支架313上,启动锁止油缸52使压头53压紧预制件7,以此将预制件7固定旋转夹31内,即可将预制件7固定安装在旋转机构3上;然后升起货叉架6并开动叉车,即可将预制件7搬运到指定的位置;启动电机41时,电机41通过减速机42驱动齿轮43转动,齿轮43与齿圈32外圈啮合并带动齿圈32外圈转动,齿圈32外圈带动旋转夹31转动,进而带动预制件7转动,使预制件7由水平翻转至竖直状态;启动侧移油缸22时,侧移油缸22通过侧移支架21推动基板11左右移动,以此推动过渡机构1左右移动,进而带动旋转机构3和预制件7左右移动,即可对预制件7进行调整实现准确对接;预制件7对接完成后,调整货叉架6下移使预制件7放置在地面上,然后启动锁止油缸52使压头53缩回,以此解除其对预制件7的锁定,叉车后退即完成预制件7的搬运和旋转过程。预制件7通过锁止组件5固定在旋转侧移装置上,移动叉车并控制旋转机构3的转动和过渡机构1的侧移,即可对预制件7进行平稳地搬运和旋转,对接准确,且不易发生预制件7损坏的情况,无需工人辅助、引导,工作效率高且施工安全。
5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578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