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立辊电机编码器安装部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16



1.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立辊电机编码器安装部件,属于编码器安装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梅钢热轧1780产线立辊电机编码器通过支撑杆支架、弹性联轴器、编码器连接轴头与电机非负荷侧电机轴连接。编码器支撑杆支架、连接轴头稳定性一般,粗轧进钢时咬钢冲击较大,长时间冲击振动容易使编码器连接轴头及编码器支撑杆支架松动。编码器连接轴头与电机轴的连接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偏差≤0.05mm,因松动引起的同轴度变差后,不但弹性联轴器容易金属疲劳损坏,还会使编码器数据反馈异常,造成主传动报故障停机。编码器安装在电机非负荷侧,维护空间非常狭小,一旦连接假轴的同轴度变差,重新在线调整同轴度难度极大。
3.立辊电机为变频控制,转轴两端之间或轴与轴承之间容易产生轴电压,若编码器安装支架与电机本体绝缘处理不到位,轴两端电位差通过两端轴承座、电机本体等构成回路,则轴电压形成轴电流严重烧蚀电机和编码器轴承,造成设备损坏。因此需要改进原编码器安装方式,保证编码器连接轴头、支架稳定牢固的同时确保支架与电机本体绝对绝缘。
4.中国专利cn103427561a公开了《一种变频电动机编码器安装装置》,其编码器通过筒型支架、弹性联轴器、连接轴头与电机轴相连。连接轴头与电机轴连接方式简单,但是紧固件容易受振动松动。此种轴头安装方式只适合一般状态下的卧式电机,对于维护空间狭小情况下的立式电机不太适用。狭小空间内用调整垫片调整轴头与电机轴同轴度的难度极大,本案设计的轴头连接方式不但加强了轴头稳固性,还省去了调整垫片,可以相对方便的调整轴头与电机轴同轴度。
5.中国专利cn202798352u公开了《一种电机的制动器编码器安装结构》,其编码器通过支撑杆支架、联轴器、连接轴头与电机轴相连。支撑杆支架在长期振动情况下稳固性较差,支撑杆越长、编码器及安装转接盘越重,支撑杆支架的稳固性就越差,紧固件越容易松动,编码器工作不稳定不仅会使编码器的联轴器寿命大大降低,还会造成编码器数据反馈异常,引起主传动报故障停机。本案设计的筒型支架稳定性大大优于支撑杆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型立辊电机编码器安装部件,该技术方案改进了编码器支架及连接轴头安装方式,保证编码器稳定运行,减少因紧固件松动造成的设备故障及维护难度;运用顶丝螺栓可以方便地微调编码器连接轴头与电机轴的同轴度,同时顶丝螺栓还能很好的起到防止连接轴头松动作用;筒型支架稳固性更高,其与电机本体绝缘,避免了轴电流产生,杜绝轴电流对电机和编码器轴承的侵害。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型立辊电机编码器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包括连接轴头组件和筒型支架,所述连接轴头组件一端连接在电机轴上,另
一端连接编码器弹性联轴器,所述连接轴头组件包括电机轴连接部分、联轴器连接部分、螺纹孔、顶丝螺栓及锁紧螺母,所述筒型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维护孔。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轴头组件的电机轴连接部分为外螺纹,轴头组件中部设置有工具旋紧的外六角边,便于轴头安装在电机轴上,轴头组件上有四个均布的螺纹孔,螺纹孔上装有带锁紧螺母的顶丝螺栓,顶丝螺栓不但可以方便地在空间狭小情况下微调轴头同轴度,同时还能起到轴头防松的作用,保证连接轴头在长期咬钢冲击振动下不会松动。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筒型支架安装在电机轴承外盖上,支架本体有4个均布的维护孔,编码器安装在筒型支架上,筒型支架有强大的支撑、稳固特性,相比支撑杆支架稳固的多,筒型支架上设置的维护孔,便于在线调整轴头同轴度和弹性联轴器拆装、维护。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电机轴(1)端面圆心打孔并攻螺纹,同时加工内止口,编码器连接轴头组件(3)的电机轴连接部分(4)与电机轴(1)螺纹连接,用工具从便于轴头安装的六角边(9)位置将编码器连接轴头(3)预紧。用百分表测量编码器连接轴头(3)与电机轴(1)同轴度偏差,编码器连接轴头(3)上开有4个均布的螺纹孔(9),螺纹孔(9)装有顶丝螺栓(7),用顶丝螺栓(7)微调轴头(3)与电机轴(1)的同轴度,螺纹孔(9)结合顶丝螺栓(7)可以起到编码器连接轴头(3)防松和微调轴头(3)同轴度的作用。调整好同轴度后用锁紧螺母(6)锁紧顶丝螺栓(7),防止顶丝螺栓(7)松动,轴头的弹性联轴器连接部分(11)装有弹性联轴器(12),弹性联轴器(12)的另一端与编码器(13)的伸出轴连接。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非负荷侧轴承座端盖上浇筑有绝缘层(14),整个轴承座与电机本体绝缘。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轴承座的轴承外盖(2)上加工内止口,筒型编码器支架(8)安装在内止口上,筒型编码器支架(8)一周加工4个均布的维护孔(5),便于弹性联轴器(12)拆装、维护,编码器(13)安装筒型编码器支架(8)上。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该技术方案摒弃了用垫片调整编码器连接轴头同轴度的传统方法,巧妙地用轴头外螺纹连接、螺纹孔、顶丝螺栓、锁紧螺母配合,可以很方便地调整轴头同轴度,解决了空间狭小情况下在线调整同轴度的难题;2)该技术方案设计的轴头与电机轴为螺纹连接,轴头上的4个顶丝螺栓紧紧的卡住轴头,锁紧螺母和螺纹孔形成类似双螺母防松结构,保证轴头组件与电机轴在长期咬钢冲击振动下连接稳固不松动;3)该技术方案设计的筒型支架相比原支撑杆支架稳固性要高的多,筒型支架设置有4个维护孔,便于在线调整轴头同轴度和弹性联轴器拆装、维护;4)该技术方案设计的筒型支架安装在已经做好绝缘处理的电机轴承外盖上,省去了支撑杆支架复杂的绝缘处理措施,避免因绝缘差形成的轴电流对电机、编码器轴承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编码器安装剖面图;
15.图2为本发明的编码器安装示意图;
16.图中:1-电机轴;2-电机轴承外盖;3-编码器连接轴头组件;4-轴头的电机轴连接部分;5-维护孔;6-锁紧螺母;7-顶丝螺栓;8-筒型编码器支架;9-螺纹孔;10-便于轴头安装
的六角边;11-轴头的弹性联轴器连接部分;12-弹性联轴器;13-编码器;14-非负荷侧轴承座端盖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18.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大型立辊电机编码器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包括连接轴头组件和筒型支架,所述连接轴头组件一端连接在电机轴上,另一端连接编码器弹性联轴器,所述连接轴头组件包括电机轴连接部分、联轴器连接部分、螺纹孔、顶丝螺栓及锁紧螺母,所述筒型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维护孔,所述连接轴头组件的电机轴连接部分为外螺纹,轴头组件中部设置有工具旋紧的外六角边,便于轴头安装在电机轴上,轴头组件上有四个均布的螺纹孔,螺纹孔上装有带锁紧螺母的顶丝螺栓,顶丝螺栓不但可以方便地在空间狭小情况下微调轴头同轴度,同时还能起到轴头防松的作用,保证连接轴头在长期咬钢冲击振动下不会松动,所述筒型支架安装在电机轴承外盖上,支架本体有4个均布的维护孔,编码器安装在筒型支架上,筒型支架有强大的支撑、稳固特性,相比支撑杆支架稳固的多,筒型支架上设置的维护孔,便于在线调整轴头同轴度和弹性联轴器拆装、维护,电机轴1端面圆心打孔并攻螺纹,同时加工内止口,编码器连接轴头组件3的电机轴连接部分4与电机轴1螺纹连接,用工具从便于轴头安装的六角边9位置将编码器连接轴头3预紧。用百分表测量编码器连接轴头3与电机轴1同轴度偏差,编码器连接轴头3上开有4个均布的螺纹孔9,螺纹孔9装有顶丝螺栓7,用顶丝螺栓7微调轴头3与电机轴1的同轴度,螺纹孔9结合顶丝螺栓(7)可以起到编码器连接轴头3防松和微调轴头3同轴度的作用。调整好同轴度后用锁紧螺母6锁紧顶丝螺栓7,防止顶丝螺栓7松动,轴头的弹性联轴器连接部分11装有弹性联轴器12,弹性联轴器12的另一端与编码器13的伸出轴连接,非负荷侧轴承座端盖上浇筑有绝缘层14,整个轴承座与电机本体绝缘,轴承座的轴承外盖2上加工内止口,筒型编码器支架8安装在内止口上,筒型编码器支架8一周加工4个均布的维护孔5,便于弹性联轴器12拆装、维护,编码器13安装筒型编码器支架8上。
19.非负荷侧的轴承座与电机本体绝缘,轴承座的轴承外盖上可以方便的安装筒型支架,筒型支架相对于支撑杆支架稳定性要高很多,同时省去了支撑杆支架复杂的绝缘处理措施,保证非负荷侧不会因为绝缘差形成轴电流,避免轴电流对电机、编码器轴承造成损害。立辊电机非负荷侧维护空间狭小,用调整垫片在线调整编码器连接轴头同轴度的难度极大,改进的编码器连接轴头稳定性高,也省去了调整垫片,即使需要在线调整轴头同轴度,难度会也降低很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578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