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地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地板结构。
背景技术:
2.地板多种多样,就材质而言,有纯木质地板、纯竹质地板,多层复合地板等,随着森林资源的日益紧张,复合地板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不仅表面美观、耐用,而且多层结构降低成本;但是目前的地板常是直接铺设在混凝土地面上的,不具有缓冲减震效果,若是老人或者儿童在地板上摔倒,老人或者儿童很容易因直接与地板碰撞且无缓冲减震作用而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提高对老人或者儿童的防护,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地板结构。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减震地板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减震地板结构,包括地板,地面上对应地板处安设有多个安装板,安装板上表面垂直于安装板固定有多个伸缩杆,每个安装板上的多个伸缩杆背离安装板的一端共同固定有一支撑板,地板下表面与支撑板上表面相互抵接,每个伸缩杆上还各套设有一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和支撑板抵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老人或者儿童在地板上行走因意外而摔倒时,老人或者儿童的身体会与地板接触,使地板在伸缩杆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地面的方向运动,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进而减少了老人或者儿童因与地板碰撞造成损伤的可能性,提高了对老人或者儿童的防护。
7.可选的,所述安装板和支撑板均为矩形长板状,支撑板的宽度小于安装板的宽度,且每个安装板顶部的支撑板均沿相应的安装板长度方向布置,支撑板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两个斜撑板,斜撑板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布置,且两个斜撑板分别位于伸缩杆的两侧,斜撑板朝向支撑板的一侧与支撑板转动连接,且斜撑板与支撑板之间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斜撑板朝向安装板的一侧向远离伸缩杆的方向延伸并与安装板相抵接,两个斜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斜撑板固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老人或者儿童因摔倒而身体与地板接触时,在拉伸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以及斜撑板与支撑板的转动连接下,两个斜撑板朝向安装板的一侧将会向远离伸缩杆的方向运动,从而进一步的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进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对老人或者儿童的防护。
9.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两个限位杆,限位杆沿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布置,两个限位杆分别位于两个斜撑板的两侧,当伸缩杆处于最长状态时,两个限位杆分别与对应的斜撑板之间留有间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的布置,使支撑板在向安装板的方向运动时,避免了斜撑板朝向安装板一侧持续的向安装板外运动,进而避免了将拉伸弹簧拉扯过长而造成
拉伸弹簧损坏,提高了对拉伸弹簧的保护。
11.可选的,两个所述限位杆的相对侧壁上各贴设有一弹性垫。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斜撑板向限位杆运动时,斜撑板首先会与弹性垫接触,在弹性垫的弹性作用下,避免了斜撑板与限位杆的刚性接触而产生较大的震动,进一步的增强了缓冲减震的作用。
13.可选的,所述支撑板背离伸缩杆的一侧固定有若干个卡条,所述地板朝向支撑板的一侧对应每个卡条处各开设有一与卡条配合的卡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条与卡槽的相互卡设,减少了地板在支撑板上自由滑动的可能性,提高了地板与支撑板的连接稳定性以及人们在地板上行走的平稳性。
15.可选的,所述卡条的截面呈矩形,所述卡条的外表面上贴设有一弹性材料制的挤压垫。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压垫夹设在卡条与卡槽之间,挤压垫的弹性挤压,减少了卡条从卡槽内脱出的可能性,提高了卡条与卡槽的卡设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挤压垫背离支撑板一侧的表面边棱上开设有导向角。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向角的导向作用下,人们更易将卡条和挤压垫卡设在卡槽内,提高了地板在支撑板上的安装效率。
19.可选的,所述地板背离伸缩杆的一侧涂抹有一防滑涂料层。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涂料层的布置,减少了老人或者儿童在地板上打滑的可能性,使老人或者儿童在地板上行走更加安全。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提高了对老人或者儿童的防护,通过伸缩杆和压缩弹簧的作用,当老人或者儿童在地板上摔倒时,会使地板向地面的方向运动,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进而减少了老人或者儿童因与地板碰撞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23.2.进一步的提高了对老人或者儿童的防护,通过拉伸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以及斜撑板与支撑板的转动连接下,两个斜撑板朝向安装板的一侧将会向远离伸缩杆的方向运动,从而进一步的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减震地板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体现弹性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体现卡条与卡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地板;11、卡槽;2、弹性缓冲装置;21、安装板;22、耳板;23、预埋螺栓;24、螺母;25、伸缩杆;26、支撑板;27、压缩弹簧;28、防滑涂料层;3、斜撑板;4、拉伸弹簧;5、限位杆;51、弹性垫;6、卡条;7、挤压垫;71、导向角。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
‑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减震地板结构。参照图1,减震地板结构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地板1,地板1为矩形板状,地板1朝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弹性缓冲装置2。
30.参照图2,弹性缓冲装置2包括三个矩形板状的安装板21,安装板21沿地板1的宽度方向布置,且三个安装板21沿地板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安装板21的两端处各固定有一耳板22,地面上对应每个耳板22处各埋设有一预埋螺栓23,预埋螺栓23上旋拧有一螺母24用于将耳板22与地面固定,进而将安装板21与地面固定,每个安装板21朝向地板1的一侧各固定有四个伸缩杆25,伸缩杆25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安装板21上表面,每个安装板21上的四个伸缩杆25均沿对应的安装板2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个安装板21上的四个伸缩杆25朝向地板1的一端共同固定有一支撑板26,支撑板26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板2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支撑板26的宽度小于安装板21的宽度,每个伸缩杆25上各套设有一压缩弹簧27,压缩弹簧27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21和支撑板26抵紧,而地板1朝向地面的一侧则与三个支撑板26相抵靠。
31.当老人或者儿童在地板1上行走因意外而摔倒时,老人或者儿童的身体会与地板1接触,之后在伸缩杆25的收缩变短和压缩弹簧27的弹性作用下,地板1将会向地面的方向运动,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进而减少了老人或者儿童因与地板1碰撞造成损伤的可能性,提高了对老人或者儿童的防护;在地板1背离伸缩杆25的一侧还涂抹有一防滑涂料层28,以减少老人或者儿童在地板1上打滑的可能性。
32.参照图3,另外在支撑板26与安装板21之间还设置有两个斜撑板3,斜撑板3沿支撑板26的长度方向布置,且两个斜撑板3分别位于伸缩杆25的两侧,斜撑板3朝向支撑板26的一侧与支撑板26转动连接,且斜撑板3与支撑板26之间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支撑板26的长度方向,斜撑板3朝向安装板21的一侧与安装板21相互抵接,且斜撑板3朝向安装板21一侧与伸缩杆25之间的间距小于斜撑板3朝向安装板21一侧与伸缩杆25之间的间距;相邻两个伸缩杆25之间各设置有一拉伸弹簧4,拉伸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斜撑板3的相对侧壁固定。
33.参照图3,在安装板21朝向支撑板26的一侧还固定有两个限位杆5,限位杆5沿安装板21的长度方向布置且两个限位杆5分别位于两个斜撑板3的相背两侧,当伸缩杆25在压缩弹簧27的弹性作用下处于最长伸长状态时,两个斜撑板3分别与对应的限位杆5之间留有间隔;当老人或者儿童因摔倒而身体与地板1接触时,两个斜撑板3朝向安装板21的一侧将会向对应的限位杆5运动,此时拉伸弹簧4将会被进一步的拉长,从而进一步的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进一步的提高了对老人或者儿童的防护;另外在两个限位杆5的相对侧壁上还各贴设有一弹性垫51,以减少斜撑板3与限位杆5的硬性接触而产生较大的震动。
34.参照图3,在每个支撑板26朝向地板1的一侧各固定有三个矩形长杆状的卡条6,卡条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支撑板26的长度方向,且三个卡条6沿支撑板26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个卡条6外表面各贴设有一挤压垫7,挤压垫7为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地板1下表面对应每个卡条6处各开设有一供对应卡条6和挤压垫7卡入的卡槽11;在卡条6与卡槽11的相互卡设下,减少地板1在支撑板26上自由滑动的可能性,提高地板1与支撑板26的连接稳定性;在每个挤压垫7背离支撑板26一侧的表面边棱上还开设有导向角71,使在安装地板1时,通过导向角71的导向作用,更易将卡条6和挤压垫7卡设在卡槽11内。
3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减震地板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老人或者儿童在地板1上行走因意外而摔倒时,老人或者儿童的身体会与地板1接触,之后在伸缩杆25的收缩变短和压缩弹簧27与拉伸弹簧4的弹性作用下,地板1将会向地面的方向运动,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减少了老人或者儿童因与地板1碰撞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3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