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稳定支撑与透气舒适功能的缓震文胸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18



1.本发明涉及内衣服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稳定支撑与透气舒适功能的缓震文胸。


背景技术:

2.文胸是日常服饰消费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文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原有的包裹性要求提高到舒适性要求。
3.目前文胸能起到承托、甚至是运动过程中能够一定范围减少上下运动幅度的作用,但并未能在左右运动上起到良好的支撑与位移控制,这在活动中、尤其是运动中,容易造成乳房及其周围的肌肉与胸部韧带的损伤,乳房位移过大会导致不适感、疼痛感,再加上文胸的闷气感,长期如此将会影响人体的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支撑与舒适透气的缓震文胸,其能够相对固定乳房上下左右位移幅度、避免副乳现象。
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稳定支撑与透气舒适功能的缓震文胸,包括两罩杯、两肩带和一底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两所述罩杯外侧之间的可调节松紧部以及连接在两所述罩杯内侧之间的弹性扩展包边;两所述罩杯从内到外均由里料、中间层和花边面料三层结构所构成,所述中间层由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构成,所述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包括上部分区、下部分区、左部分区和右部分区,所述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中间为单丝间隔支撑相连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两所述罩杯中,位于左侧的为左半部罩杯,位于右侧的为右半部罩杯,所述左半部罩杯的下部分区厚度≥上部分区厚度≥右部分区厚度≥左部分区厚度,所述左半部罩杯的左部分区弹性≥右部分区弹性≥上部分区弹性≥下部分区弹性,所述右半部罩杯中的下部分区厚度≥上部分区厚度≥左部分区厚度≥右部分区厚度,所述右半部罩杯中的右部分区弹性≥左部分区弹性≥上部分区弹性≥下部分区弹性。
6.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扩展包边在横向上与肩带及两罩杯内侧分别相连接,纵向上可延伸到肩部或者腋前线,所述弹性扩展包边的宽度为能够调节地设置,其调节范围在3mm-30mm;所述弹性扩展包边由1-6条间隔网眼织物组成,可以堆叠在一起,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延展开来;所述间隔网眼织物为经编结构,所述织物成分包括超细纤维和莱卡氨纶,所述超细纤维包括单根纤度在0.1d-1d的可再生纤维素纤维。弹性扩展包边能够有效防止副乳的产生。
7.作为优选,所述可调节松紧区为多层折叠网眼结构织物,每层折叠网眼结构织物包括网眼与凸起帽型圆柱体,所述网眼为圆形,所述凸起帽型圆柱体由弹性环保硅胶制成,当凸起帽型圆柱体套住另外一层或相邻一片折叠网眼结构织物中的网眼时引起局部收紧,即相邻折叠网眼结构织物层叠一起;通过凸起帽型圆柱体与网眼分离可使得折叠网眼结构
织物展开,即局部放松,所述多层折叠网眼结构织物靠近皮肤一面经过亲肤整理,能够很好的贴伏于皮肤,具有一定的粘性。
8.作为优选,所述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的上部分区的网眼结构为蜂窝状小网眼,所述蜂窝状小网眼孔的孔径在0.1mm-1mm,所述上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0.3mm-2.5mm,所述上部分区的织物在三万次0.5kg压力测试条件下的弹性回复率≥95%,织物弹性位移≤30mm。
9.作为优选,所述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的下部分区的网眼结构为密实针织平纹微孔结构,所述下部分区的织物厚度在0.5mm-3mm,所述下部分区的织物在三万次0.5kg压力测试条件下的弹性回复率≥95%,织物弹性位移≤10mm。
10.作为优选,所述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的左部分区的网眼结构为蜂窝状小网眼,所述蜂窝状小网眼孔的孔径在0.1mm-1mm,所述左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0.3mm-2.5mm,所述左部分区的织物在三万次0.5kg压力测试条件下的弹性回复率≥95%,织物弹性位移≤20mm。
11.作为优选,所述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的右部分区的网眼结构为蜂窝状小网眼,所述蜂窝状小网眼孔的孔径在0.1mm-1mm,所述右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0.3mm-2.5mm,所述右部分区的织物在三万次0.5kg压力测试条件下的弹性回复率≥95%,织物弹性位移≤20mm。
12.作为优选,所述里料与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相连接,所述里料靠近皮肤一侧,所述里料采用的纺织材料纱线具有单向导湿的超细纤维,柔软亲肤;所述里料为透气微孔结构针织平针微孔结构,穿着透气舒适。所述里料成分包括壳聚糖纤维,一方面透气导湿,吸湿速干,另一方面具有抗菌、抑菌、保健功能。
13.作为优选,所述花边面料为大小工程网眼相结合的不规则结构,所述花边面料与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相连接,所述花边面料为最外层,所述花边面料为耐磨环保聚酰胺材料。
14.作为优选,所述肩带由聚酰胺与聚氨酯材料编织而成,所述底围由可回收聚酰胺与聚氨酯材料编织而成,所述可回收聚酰胺为超细纤维,与下部间隔织物一起具有很好的支撑效果,具有稳定支撑效果,穿着舒适。
15.有益效果:(1)左、右罩杯均分为上、下、左、右四个分区,分区厚度、弹性及其支撑性根据受力情况进行相应的工艺制备,一方面在文胸的上、下活动位移进行了精准的稳定,另一方面还在文胸的左、右活动位移进行了精准的稳定,防止人体活动过程中胸部拉伤、扯伤;(2)采用微孔、大孔、间隔等结构与工艺,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够及时将产生的汗气、汗水快速扩散,并芯吸至外层,快速扩散蒸发掉,舒适性好;(3)包边结构可以防止副乳的尴尬,不会对腋窝局部产生过大压力,不会产生赘肉,能够有效预防副乳的产生;(4)部分材料应用壳聚糖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保持文胸卫生,穿着更加健康;(5)再生纤维素纤维等环保材料的应用,符合绿色、时尚的文胸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折叠网眼结构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罩杯,2-肩带,3-底围,4-可调节松紧部,5-弹性扩展包边,11-上部分区,12-下部分区,13-左部分区,14-右部分区,41-网眼,42-凸起帽型圆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19.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稳定支撑与透气舒适功能的缓震文胸,包括两罩杯1、两肩带2和一底围3,还包括连接在两罩杯1外侧之间的可调节松紧部4以及连接在两罩杯1内侧之间的弹性扩展包边5。
20.肩带2由聚酰胺与聚氨酯材料编织而成,底围3由可回收聚酰胺与聚氨酯材料编织而成,可回收聚酰胺为超细纤维,与下部间隔织物一起具有很好的支撑效果,具有稳定支撑效果,穿着舒适。
21.弹性扩展包边5在横向上与肩带及两罩杯内侧分别相连接,纵向上可延伸到肩部或者腋前线,弹性扩展包边的宽度为能够调节地设置,其调节范围在3mm-30mm;弹性扩展包边5由三条间隔网眼织物组成,可以堆叠在一起,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延展开来;间隔网眼织物为经编结构,织物成分包括超细纤维和莱卡氨纶,超细纤维包括单根纤度在0.1d-1d的可再生纤维素纤维。弹性扩展包边能够有效防止副乳的产生。
22.如图2所示,可调节松紧区4为多层折叠网眼结构织物,每层折叠网眼结构织物包括网眼41与凸起帽型圆柱体42,网眼41为圆形,凸起帽型圆柱体42由弹性环保硅胶制成,当凸起帽型圆柱体42套住另外一层或相邻一片折叠网眼41结构织物中的网眼41时引起局部收紧,即相邻折叠网眼结构织物层叠一起;通过凸起帽型圆柱体42与网眼41分离可使得折叠网眼结构织物展开,即局部放松,多层折叠网眼结构织物靠近皮肤一面经过亲肤整理,能够很好的贴伏于皮肤,具有一定的粘性。
23.两罩杯1从内到外均由里料、中间层和花边面料三层结构所构成,中间层由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构成,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包括上部分区11、下部分区12、左部分区13和右部分区14,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中间为单丝间隔支撑相连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里料与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相连接,里料靠近皮肤一侧,里料采用的纺织材料纱线具有单向导湿的超细纤维,柔软亲肤;里料为透气微孔结构针织平针微孔结构,穿着透气舒适。里料成分包括壳聚糖纤维,一方面透气导湿,吸湿速干,另一方面具有抗菌、抑菌、保健功能。花边面料为大小工程网眼相结合的不规则结构,花边面料与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相连接,花边面料为最外层,花边面料为耐磨环保聚酰胺材料。
24.两罩杯1中,位于左侧的为左半部罩杯,位于右侧的为右半部罩杯,左半部罩杯的下部分区厚度≥上部分区厚度≥右部分区厚度≥左部分区厚度,左半部罩杯的左部分区弹性≥右部分区弹性≥上部分区弹性≥下部分区弹性,右半部罩杯中的下部分区厚度≥上部分区厚度≥左部分区厚度≥右部分区厚度,右半部罩杯中的右部分区弹性≥左部分区弹性≥上部分区弹性≥下部分区弹性。
25.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的上部分区11的网眼结构为蜂窝状小网眼,蜂窝状小网眼孔的孔径在0.1mm-1mm,上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0.3mm-2.5mm,上部分区的织物在三万次0.5kg压力测试条件下的弹性回复率≥95%,织物弹性位移≤30mm。
26.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的下部分区12的网眼结构为密实针织平纹微孔结构,下部分区的织物厚度在0.5mm-3mm,下部分区的织物在三万次0.5kg压力测试条件下的弹性回复率≥95%,织物弹性位移≤10mm。
27.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的左部分区13的网眼结构为蜂窝状小网眼,蜂窝状小网眼孔的孔径在0.1mm-1mm,左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0.3mm-2.5mm,左部分区的织物在三万次0.5kg压力测试条件下的弹性回复率≥95%,织物弹性位移≤20mm。
28.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的右部分区14的网眼结构为蜂窝状小网眼,蜂窝状小网眼孔的孔径在0.1mm-1mm,右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0.3mm-2.5mm,右部分区的织物在三万次0.5kg压力测试条件下的弹性回复率≥95%,织物弹性位移≤20mm。
29.应用1参考数据:左半部罩杯中间层的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上部分区、左部分区和右部分区的蜂窝状小网眼孔的孔径在1mm,下部分区的织物厚度在3mm,织物弹性位移10mm;上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2.5mm,织物弹性位移13mm;右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2.0mm,织物弹性位移16mm;左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1.5mm,织物弹性位移19mm。
30.右半部罩杯中间层的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上部分区、左部分区和右部分区的蜂窝状小网眼孔的孔径在1mm,下部分区的织物厚度在3mm,织物弹性位移10mm;上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2.5mm,织物弹性位移13mm;左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2.0mm,织物弹性位移16mm;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1.5mm,织物弹性位移19mm。
31.应用2参考数据:左半部罩杯中间层的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上部分区、左部分区和右部分区的蜂窝状小网眼孔的孔径在0.5mm,下部分区的织物厚度在2mm,织物弹性位移8m;上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1.5mm,织物弹性位移11m;右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1mm,织物弹性位移14m;左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0. 5mm,织物弹性位移17m。
32.右半部罩杯中间层的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上部分区、左部分区和右部分区的蜂窝状小网眼孔的孔径在0.5mm,下部分区的织物厚度在2mm,织物弹性位移8m;上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1.5mm,织物弹性位移11m;左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1mm,织物弹性位移14m;右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0. 5mm,织物弹性位移17m。
33.应用3参考数据:左半部罩杯中间层的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上部分区、左部分区和右部分区的蜂窝状小网眼孔的孔径在0.1mm,下部分区的织物厚度在0.5mm,织物弹性位移6;上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0.4mm,织物弹性位移9;右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0.35mm,织物弹性位移12;左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0.3mm,织物弹性位移15。
34.右半部罩杯中间层的分区厚度弹性网眼间隔织物:上部分区、左部分区和右部分区的蜂窝状小网眼孔的孔径在0.1mm,下部分区的织物厚度在0.5mm,织物弹性位移6;上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0.4mm,织物弹性位移9;左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0.35mm,织物弹性位移12;右部分区的织物厚度为0.3mm,织物弹性位移1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562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