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遮阳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遮阳伞的旋转机构及遮阳伞。
背景技术:
2.遮阳伞作为一种户外休闲用具,广泛用于广场、海滩、公园及庭院等休闲场所,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乘凉空间。遮阳伞一般分为中柱遮阳伞和侧柱遮阳伞二种,其中中柱遮阳伞由于其使用、收藏、运输方便等优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使得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3.现有的遮阳伞的伞面多能根据需要进行收放,为便于遮阳伞伞面的收放,且防止打开后的伞面意外收拢,申请号为cn200810120659.5的发明专利申请《太阳伞的卡式摇手装置》(申请公开号为cn101669706a)公开了一种太阳伞的卡式摇手装置,它包括摇手、卷绳轴、壳体、上中棒、轴护套、垫圈、弹簧、卡扣销、铆钉、弹珠装置、下中棒,摇手上设有凸台,具有卡位定绳的作用,所述的壳体设有与摇于凸台配合的凹槽,摇手凸台卡入或脱离壳体凹槽控制卷绳轴的转动,从而达到收、放伞绳和伞绳定位。
4.又如申请号为cn200810120660.8的发明专利申请《太阳伞的自动离合摇手装置》(申请公开号为cn101669707a)公开了一种太阳伞的白动离合摇手装置,它包括摇手、壳体、轴护套、垫国、弹簧、卡扣销、上中棒、下中棒、弹珠装置,所述的摇手设有卷绳轴,摇手上设有齿盘,所述的壳体挡面内也设有能与摇手齿盘咬合的齿盘,靠弹簧的弹力使摇手的齿盘与壳体的齿盘自动离合控制卷绳轴的转动,从而达到收绳、放绳和伞绳定位。
5.现有技术中用于控制伞面收放的旋转机构零部件较多、装配较为复杂,且使用时噪音较大。同时,现有的中柱遮阳伞大多没有伞面360度旋转功能,部分带有伞面360度旋转功能的遮阳伞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使得整个产品客户体检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装配且能稳定收放伞绳的用于遮阳伞的旋转机构。
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旋转机构的遮阳伞。
8.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遮阳伞的旋转机构,包括:
9.柱状体,竖向设置,并具有横向延伸的通孔;
10.转轴,具有供伞绳卷绕在其上的外周壁,所述转轴穿过上述通孔,并以能绕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的方式约束在柱状体上;
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12.棘轮,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周,且棘轮的端面与上述柱状体的周壁相对,该棘轮的外圈具有多个周向布置的棘齿;
13.所述柱状体之与所述棘齿相对的位置具有一个限位槽;
14.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有:
15.磁铁块,能活动地约束在所述限位槽内,且该磁铁块具有能贴合在棘齿的齿面上的磁吸面,该磁吸面在棘轮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的第一方向旋转的状态下脱离棘齿的齿面,在棘轮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的状态下与所述棘齿的齿面相贴合并相磁吸,从而限制棘轮进一步沿第二方向转动;
16.压紧件,与所述转轴相连接,并作用在所述棘轮的两个端面上,以提供棘轮轴向方向上的压紧力,从而使得在转轴沿第一方向转动的状态下,棘轮随转轴同步转动,在转轴沿第二方向转动的状态下,棘轮在磁铁块的作用下基本保持不动。
17.优选地,所述限位槽开口朝下并位于所述棘轮的正上方,所述磁铁块约束在限位槽与棘轮的外圈之间。
18.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均伸出柱状体外,还包括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手柄,该手柄设于柱状体的外侧并与转轴的第一端部相连,所述棘轮及压紧件设于转轴的第二端部上。除手柄外,本技术的转轴还可通过电机驱动。
19.更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第二端部的外周壁上具有外螺纹,且该转轴的第二端部的端面上开设有轴向延伸并呈一字型贯穿转轴外周壁的开口;所述压紧件包括有螺母、第一垫圈、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第二垫圈套设在转轴第二端部的外周并分别对应棘轮的两个端面设置,且所述第一垫圈、第二垫圈上分别具有能插入上述开口内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所述螺母邻近转轴的第二端部的端面螺纹连接在转轴上,从而将棘轮压紧在第一、第二垫圈之间。
20.在上述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柱状体为上轴承座,所述转轴设于上轴承座的上部,还包括有能转动地套设在上轴承座的下部外周的下轴承座、约束在上、下轴承座之间的轴承、套设在下轴承座的外周且在外力作用下能上下移动的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的内周壁与所述下轴承座的外周壁之间分别通过周向布置的第一齿部、第二齿部相啮合,且第一齿部、第二齿部在限位套筒向下移动后相脱离;所述限位套筒的局部套设在上轴承座的外周,且限位套筒的筒壁上开设有两个供上述转轴的两个端部伸出的穿孔,各穿孔沿上下方向延伸。
21.优选地,还包括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上轴承座的上部外周,并位于上轴承座的外周壁、限位套筒的内周壁之间,且限位套筒的内周壁具有能支撑在所述弹簧上端面上的台阶面,该弹簧使得限位套筒始终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
22.优选地,还包括有约束在上轴承座、下轴承座外周的外壳,所述手柄位于外壳的外侧,所述限位套筒的上部露于壳体的上方。
23.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如上所述的旋转机构的遮阳伞,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竖向设置的上支撑杆、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的底部由上而下插设在上轴承座内并与上轴承座相连接,所述下支撑杆与下轴承座相插接。如此,上支撑杆能相对下支撑杆转动,进而能实现与上支撑杆相连的伞面的角度调节。
24.进一步地,所述下轴承座的下部呈圆筒状体,且其外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还包括有套设在圆筒状体外周的连接筒,该连接筒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并与所述圆筒状体的外径相匹配,所述下支撑杆的上部套设在上述连接筒的外周。
25.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弹片、卡扣,所述弹片呈倒v型,且弹片的一端抵接在圆筒状体的内周壁上,另一端与所述卡扣相连,所述圆筒状体、连接筒及下支撑杆的周壁上均开设
有供上述卡扣穿过的孔。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柱状体、转轴的基础上增设棘轮、磁铁块、压紧件,且柱状体之与棘齿相对的位置具有一个限位槽,磁铁块能活动地约束在限位槽内,从而实现在棘轮沿第二方向转动的状态下与棘轮的棘齿相啮合而限制棘轮进一步转动,在棘轮沿第一方向转动的状态下与棘齿的齿面相脱离,如此,本技术通过设置一个磁铁块即可控制棘轮仅能沿第一方向转动,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同时,由于本技术中设置了用于提供棘轮轴向方向上压紧力的压紧件,使得当转轴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转轴上的压紧件能带动棘轮同步转动,当转轴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由于棘轮受到磁铁块的抵接作用力,使得棘轮无法随转轴转动,进而实现仅转轴沿第二方向转动,进而实现伞绳的收放。且当伞绳收卷后,棘轮在磁铁块的抵接作用下无法反向转动,进而使得伞绳维持在收卷状态,具有结构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遮阳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图1的剖视图;
29.图3为图1的另一剖视图;
30.图4为图1的再一剖视图;
3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机构的局部分解图(省略外壳);
3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壳的立体分解图;
3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柄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5.如图1~7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遮阳伞的旋转机构及遮阳伞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遮阳伞包括旋转机构、上支撑杆8a、下支撑杆8b、弹片91、卡扣92。
36.其中旋转机构包括柱状体1、转轴2、棘轮3、磁铁块4、压紧件5、手柄6、下轴承座1b、轴承1c、限位套筒1d、弹簧1e、连接筒1f。
37.柱状体1竖向设置,并具有横向延伸的通孔,且柱状体1的内部中空。
38.转轴2具有供伞绳卷绕在其上的外周壁,且转轴2穿过柱状体上的通孔,并能绕转轴2的中心轴线转动的方式约束在柱状体1上。本实施例中伞绳卷绕在位于柱状体1内部的转轴2外周壁上。转轴2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均伸出柱状体1外。本实施例中,转轴2的第二端部的外周壁上具有外螺纹21,且该转轴2的第二端部的端面上开设有轴向延伸并呈一字型贯穿转轴2外周壁的开口20。转轴2的第一端部与上述手柄6相连,手柄6用于驱动转轴2转动。本实施例中,手柄6包括与上述转轴2相垂直分布的摇把61、摇把头62,其中摇把61的一端与转轴2的第一端部相连接,且摇把61的一端上安装有cd纹63。摇把头62通过轴肩螺丝64与摇把61的另一端相连接,具体为轴肩螺丝64的杆部穿过摇把头62后与摇把6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且摇把头62上设有用于遮挡轴肩螺丝64头部的摇把头堵盖65。具体请参见图1、2、5、7。
39.如图2、3所示,上述棘轮3套设在转轴2第二端部的外周上,且棘轮3的端面与柱状
体1的外周壁相对,该棘轮3的外圈具有多个周向布置的棘齿30。柱状体1之与棘齿30相对的位置具有一个限位槽10。该限位槽10开口朝下并位于棘轮3的正上方。
40.上述磁铁块4能活动地约束在限位槽10与棘轮3的外圈之间。该磁铁块4具有能贴合在棘齿30的齿面上的磁吸面40,该磁吸面40在棘轮3沿逆时针的第一方向旋转的状态下脱离棘齿30的齿面,在棘轮3沿顺时针的第二方向旋转的状态下与棘齿30的齿面相贴合并相磁吸,从而限制棘轮3进一步沿第二方向转动;
41.上述压紧件5与转轴2相连接,并作用在棘轮3的两个端面上,以提供棘轮3轴向方向上的压紧力,从而使得在转轴2沿第一方向转动的状态下,棘轮3随转轴2同步转动,在转轴2沿第二方向转动的状态下,棘轮3在磁铁块4的作用下基本保持不动。本实施例中,压紧件5设于转轴2的第二端部上。压紧件5包括有螺母53、第一垫圈51、第二垫圈52,第一垫圈51、第二垫圈52套设在转轴2第二端部的外周并分别对应棘轮3的两个端面设置,且第一垫圈51、第二垫圈52上分别具有能插入上述开口20内的第一横杆511、第二横杆521;螺母53邻近转轴2的第二端部的端面螺纹连接在转轴2上,从而将棘轮3压紧在第一、第二垫圈之间。
42.同时,本实施例中的柱状体1为上轴承座1a,转轴2设于上轴承座1a的上部。上述下轴承座1b能转动地套设在上轴承座1a的下部外周。上述轴承1c约束在上、下轴承座之间。上述限位套筒1d的下部套设在下轴承座1b的外周且在外力作用下能上下移动,限位套筒1d下部的内周壁具有周向布置的第一齿部11,下轴承座1b的外周壁具有周向布置的第二齿部12,限位套筒1d与下轴承座1b之间通过第一齿部11、第二齿部12相啮合,且第一齿部11、第二齿部12在限位套筒1d向下移动后相脱离;上述限位套筒1d的上部套设在上轴承座1a的外周,且限位套筒1d的筒壁上开设有两个供上述转轴2的两个端部伸出的穿孔13,各穿孔13沿上下方向延伸。上述弹簧1e套设在上轴承座1a的上部外周,并位于上轴承座1a的外周壁、限位套筒1d的内周壁之间,且限位套筒1d的内周壁具有能支撑在弹簧1e上端面上的台阶面14,该弹簧1e使得限位套筒1d始终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同时本实施例中,下轴承座1b的下部呈圆筒状体,且其外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上述连接筒1f套设在圆筒状体外周,且该连接筒1f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并与圆筒状体的外径相匹配。
43.上述外壳7约束在上轴承座1a、下轴承座1b、限位套筒1d的外周,手柄6位于外壳7的外侧,限位套筒1d的上部露于壳体7的上方。本实施例中的外壳7包括内壳体71、外壳体72、壳体上盖73、壳体下盖74,其中内壳体71、外壳体72均呈圆筒状,且两者内外套设后整体套设在上轴承座1a、下轴承座1b、限位套筒1d的外周;壳体上盖73套设在限位套筒1d的外周并盖设在外壳体72的上端口处,且壳体上盖73与内壳体71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壳体下盖74设于外壳体72的下端口处,且壳体下盖74与内壳体71之间相连接;外壳体72的两端分别约束在壳体上盖73、壳体下盖74之间。具体请参见图2、3、4、6。
44.上述上支撑杆8a的底部由上而下插设在上轴承座1a内并与上轴承座1a相连接,下支撑杆8b与下轴承座1b相插接。具体地,下支撑杆8b的上部套设在上述连接筒1f的外周。上述弹片91呈倒v型,且弹片91的一端抵接在圆筒状体的内周壁上,另一端与卡扣92相连,上述圆筒状体、连接筒1f及下支撑杆8b的周壁上均开设有供上述卡扣92穿过的孔。
45.当需要收放伞绳时,通过转动手柄6即可实现。
46.当需要转动上支撑杆时,向下按压限位套筒1d,使限位套筒1d上的第一齿部11与下轴承座1b上的第二齿部12相分离,即可转动上支撑杆8a,上支撑杆8a能带动上轴承座1a
相对下轴承座1b发生转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56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