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线虫灭杀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66



1.本技术涉及树木病虫害防治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松线虫灭杀装置。


背景技术:

2.松线虫是一种常见的松树寄生虫,它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从而引发松材线虫病,被其感染的松树,针叶呈黄褐色或红褐色,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松线虫会导致大量松树枯死,对国家松林资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松线虫的防治主要包括林地清理、清除病株残体以及化学防治等方法。
3.化学防治是通过对林木喷洒化学药剂来灭杀媒介昆虫和松线虫,在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松线虫灭杀时,需要将化学药剂使用水等溶剂进行溶解,待溶解完全后通过喷洒设备将药液喷洒到树干表面,药液会渗入树体中进而灭杀松线虫。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化学药剂进行溶解时,一些固体药品很难溶于水,要经过长时间的搅拌后才能充分溶解,在喷洒装置中进行溶解的过程中,一些难溶的固体颗粒会进入喷洒管道而造成管道堵塞,而若将药液在外部溶解后再转移至喷洒装置,此过程容易发生化学药液洒出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杀虫药粉在药箱中溶解不完全而易堵塞喷洒系统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松线虫灭杀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松线虫灭杀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松线虫灭杀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储液桶和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和储液桶上各自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搅拌桶的出料口高度不低于储液桶的进料口的高度,所述搅拌桶的出料口与储液桶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搅拌桶和储液桶连通或隔开的调节组件,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组件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储液桶的出料口连接有喷洒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杀虫药粉首先在搅拌桶中进行溶解,待搅拌桶中的杀虫药溶解并完全混合后,通过控制调节组件使搅拌桶和储液桶连通,搅拌桶内的混合液进入到储液桶中,然后通过喷洒组件对树木喷药,此过程中,杀虫药在搅拌桶中已充分溶解,进入储液桶后不会对喷洒组件造成堵塞。
9.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一端与搅拌桶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与储液桶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输液管靠近搅拌桶的一端设置有截止阀。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桶和储液桶通过输液管连通,截止阀用于控制搅拌桶和储液桶的连通状态。
11.可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搅拌桶顶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伸入搅拌桶内,所述搅拌轴位于搅拌桶内的部分外壁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远离搅拌桶的一端延伸至搅拌桶外部并与驱动组件转动配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对搅拌桶内的药液进行充分搅拌。
13.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有蜗杆,所述搅拌轴远离搅拌桶的一端同轴连接有与蜗杆啮合的第一蜗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提供动力驱动蜗轮蜗杆转动,进而带动搅拌组件转动对搅拌桶内的药液进行搅拌。
15.可选的,所述储液桶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一端伸入储液桶内部,所述第二搅拌轴伸入储液桶内部的部分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二搅拌轴远离储液桶的一端同轴连接有与蜗杆啮合的第二蜗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液桶内部设置搅拌轴和搅拌叶片可防止药液在储液桶内发生沉淀。
17.可选的,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覆盖住搅拌桶的出料口。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过滤从搅拌桶进入储液桶的药液,防止一些不溶杂质进入储液桶后堵塞喷洒组件。
19.可选的,所述喷洒组件包括与储液桶的出料口连接的水泵,所述水泵上连接有喷管,所述喷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连接有喷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液桶内的药液通过水泵泵入喷管,然后通过喷头喷洒到树体上。
21.可选的,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驱动组件位于防尘罩的内腔。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防尘罩保护驱动组件不受药液的腐蚀,同时,防尘罩可提高设备的安全性,避免蜗轮和蜗杆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搅拌桶和储液桶相互独立,杀虫药粉先在搅拌桶中完全溶解后再导入储液桶进行喷洒,降低了未溶解的杀虫剂颗粒堵塞喷洒组件的风险;
25.2.在储液桶中设置搅拌装置,可以避免杀虫药液在储液桶中沉淀;
26.3.在搅拌桶内部出液口的位置设置过滤网,可以防止搅拌桶内的不溶杂质进入储液桶,进一步降低喷洒组件被堵塞的风险。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松线虫灭杀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搅拌桶和储液桶的剖面视图。
29.图3是图1中喷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底座;11、支撑架;2、搅拌桶;21、桶盖;22、桶体;3、储液桶;4、进料口;5、出料口;51、过滤网;6、驱动电机;61、蜗杆;62、第一蜗轮;63、第二蜗轮;64、防尘罩;7、第一搅拌轴;71、第一搅拌叶片;8、第二搅拌轴;81、第二搅拌叶片;9、输液管;91、截止阀;100、水泵;101、水管;102、喷管;1021、软管;1022、硬管;104、喷嘴;110、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松线虫灭杀装置。
33.参照图1,一种松线虫灭杀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上设置有一个储液桶3和一个搅拌桶2,支撑底座1上焊接有支撑架11,搅拌桶2置于支撑架11上,储液桶3和搅拌桶2上均开设有进料口4和出料口5,搅拌桶2的出料口5和储液桶3的进料口4通过调节组件连通,搅拌桶2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搅拌桶2外部设置有驱动组件和防尘罩64,驱动组件位于防尘罩64的内腔,储液桶3的出料口5处连接有喷洒组件,支撑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110。
34.参照图1和图2,搅拌桶2分为桶体22和桶盖21,桶盖21和桶体22螺纹连接,进料口4位于桶盖21上,出料口5位于桶体22的下端,在桶体22内壁靠近出料口5处安装有过滤网51,过滤网51覆盖在出料口5上,桶盖2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轴7,第一搅拌轴7的一端伸入搅拌桶2内部,第一搅拌轴7位于搅拌桶2内的部分其外壁上交错焊接有第一搅拌叶片71,第一搅拌轴7远离搅拌桶2的一端延伸至搅拌桶2外部并同轴连接有第一蜗轮62,在桶盖21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有一根与第一蜗轮62啮合的蜗杆61,驱动电机6转动时驱动蜗杆61同轴转动,蜗杆61带动第一蜗轮6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搅拌轴7转动对搅拌桶2内的药液进行搅拌。
35.参照图2,储液桶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搅拌轴8,第二搅拌轴8的一端伸入储液桶3内部,另一端穿过储液桶3的顶部后同轴连接有第二蜗轮63,第二蜗轮63和蜗杆61啮合,第二搅拌轴8位于储液桶3内的部分其外壁上交错焊接有第二搅拌叶片81,当驱动电机6驱动蜗杆61转动时蜗杆61带动第二蜗轮63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搅拌轴8和第二搅拌叶片81转动对储液桶3中的药液进行搅拌,防止储液桶3的药液产生沉淀。
36.参照图2,搅拌桶2的出料口5的高度不低于储液桶3的进料口4的高度,在搅拌桶2的进料口4和储液桶3的出料口5之间连接有一根输液管9,输液管9的一端与搅拌桶2的出料口5螺纹连接,输液管9的另一端与储液桶3的进料口4螺纹连接,在输液管9上靠近搅拌桶2的一端安装有一个截止阀91,操作截止阀91使得搅拌桶2和储液桶3连通时,搅拌桶2内的液体可自动流入储液桶3中。
37.参照图1和图3,喷洒组件包括一个水泵100,水泵100的进水口和储液桶3的出料口5之间通过水管101连通,在水泵100的出水口处连接有喷管102,喷管102包括软管1021,软管1021远离水泵100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一根硬管1022,硬管1022远离软管102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喷嘴104,在进行药液喷洒时,储液桶3中的药液通过水泵100抽出,药液在水泵100压力作用下经过喷管102后通过喷嘴104喷出。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松线虫灭杀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药液喷洒之前,首先操作截止阀91使储液桶3和搅拌桶2处于隔绝状态,然后将杀虫药剂和水以预设比例加入到搅拌桶2中,接着启动驱动电机6驱动搅拌组件对搅拌桶2中的混合液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搅拌桶2内杀虫药剂完全溶解于水并充分混合,接下来操作截止阀91使搅拌桶2和储液桶3连通,搅拌桶2中的药液自动流入储液桶3中,然后启动水泵100将储液桶3中的药液通过喷管102喷出,在喷洒过程中,搅拌组件以及储液桶3中的第二搅拌轴8一直处于转动状态,持续搅拌储液桶3中的药液,避免储液桶3中的药液发生沉淀。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5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