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用弹簧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55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汽车制动用弹簧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2.弹簧的淬火就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或ac以上,并保温一定时间,使其奥氏体化,再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急剧冷却,从而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方法。
3.一般的淬火装置本身的位置是不移动的,所以淬火装置内部的弹簧由于相互接触,热量在弹簧的接触面产生加热不均匀的情况。现有情况下,一般通过人工手动定时摇晃淬火装置,通过晃动淬火装置来避免接触面加热不均匀的情况,这种方式,浪费人力,且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汽车制动用弹簧淬火装置,其利用设备带动淬火装置晃动,节约人力,且提高了安全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制动用弹簧淬火装置,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上的搅拌器、设置在筒体内部的加热器,淬火装置包括支架、支撑杆、转轮、偏转电机、弧形块,筒体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支撑杆固定在筒体的底部,转轮转动连接在支撑杆上,弧形块处于筒体的底部,转轮与弧形块接触,弧形块是以筒体在支架上的转动点为圆心的弧,偏转电机固定在支撑杆上,且偏转电机带动转轮转动。
6.进一步地,淬火装置包括冷气装置,冷气装置包括冷气通孔、接头、软管、风机、筒盖,冷气通孔设置在筒体上并贯穿筒体内壁,软管通过接头安装在冷气通孔位置,风机与软管连接并通过软管向筒体内吹气,接头上设有阀门,筒盖铰接在筒体的顶部位置。
7.进一步地,筒体的底部设有安装槽、排渣槽,安装槽和排渣槽相互连通,安装槽通过排渣槽与筒体的内部连通,排渣槽上螺纹连接有堵塞排渣槽的螺塞。
8.进一步地,弧形块的弧度在40~50度之间。
9.进一步地,排渣槽通过螺栓拆卸连接有排风扇。
10.有益效果:通过偏转电机带动转轮在弧形块上滚动,使得筒体沿着支架的转动点转动,由偏转电机和搅拌器共同带动淬火装置内的弹簧晃动,避免弹簧之间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加热不均匀的情况。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1、筒体;2、搅拌器;3、加热器;4、支架;5、支撑杆;6、转轮;7、偏转电机;8、弧形块;9、冷气通孔;10、接头;11、软管;12、风机;13、筒盖;14、螺塞;15、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汽车制动用弹簧淬火装置,包括筒体1、设置在筒体1上的搅拌器2、设置在筒体1内部的加热器3,该淬火装置包括支架4、支撑杆5、转轮6、偏转电机7、弧形块8。
16.筒体1转动连接在支架4上,支架4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支撑杆5固定在筒体1的底部,转轮6转动连接在支撑杆5上,弧形块8处于筒体1的底部,弧形块8的位置不发烧变化。转轮6与弧形块8接触,弧形块8是以筒体1在支架4上的转动点为圆心的弧,偏转电机7固定在支撑杆5上,且偏转电机7带动转轮6转动。
17.偏转电机7带动转轮6转动后,转轮6沿着弧形块8滚动,从而偏转电机7通过支撑杆5带动筒体1沿其与支架4的转动点转动,随着偏转电机7的正反转,筒体1沿着支架4上的转动点转动,随着搅拌器2的配合,淬火装置中弹簧经过偏转电机7以及搅拌器2共同晃动,使得淬火装置内的弹簧能带动充分晃动,避免了加热不均匀的情况。
18.弧形块8的弧度在40~50度之间,优选为45度。
19.淬火装置还包括冷气装置,冷气装置包括冷气通孔9、接头10、软管11、风机12、筒盖13,冷气通孔9设置在筒体1上并贯穿筒体1内壁,软管11通过接头10安装在冷气通孔9位置,风机12与软管11连接并通过软管11向筒体1内吹气,接头10上设有阀门,筒盖13铰接在筒体1的顶部位置。
20.淬火装置内的弹簧在淬火时,将接头10上的阀门关闭,淬火后,通过风机12吹入冷气使淬火装置内的弹簧快速降温,同时开启筒盖13,使热交换后的气体排放,完成整个淬火工艺。
21.筒体1的底部设有安装槽、排渣槽,安装槽15和排渣槽相互连通,安装槽通过排渣槽与筒体1的内部连通,排渣槽上螺纹连接有堵塞排渣槽的螺塞。安装槽的口径大于排渣槽,排渣槽的口径大于淬火装置种弹簧的最大长度。
22.一般淬火的情况下,通过螺塞14将排渣口封闭,弹簧在筒体1内淬火,后期排渣时,需要将螺塞从排渣槽处拧下,再通过在安装槽处安装排风扇,通过排风扇吸出筒体1内部残留灰渣,排风扇工作时,风机12同时向筒体1内吹气,风机12的强大气流用于吹落依附在筒体1内部的灰渣。
23.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制动用弹簧淬火装置,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上的搅拌器、设置在筒体内部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装置包括支架、支撑杆、转轮、偏转电机、弧形块,所述筒体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支撑杆固定在筒体的底部,所述转轮转动连接在支撑杆上,所述弧形块处于筒体的底部,所述转轮与弧形块接触,所述弧形块是以筒体在支架上的转动点为圆心的弧,所述偏转电机固定在支撑杆上,且所述偏转电机带动转轮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用弹簧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装置包括冷气装置,所述冷气装置包括冷气通孔、接头、软管、风机、筒盖,所述冷气通孔设置在筒体上并贯穿筒体内壁,所述软管通过接头安装在冷气通孔位置,所述风机与软管连接并通过软管向筒体内吹气,所述接头上设有阀门,所述筒盖铰接在筒体的顶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用弹簧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安装槽、排渣槽,所述安装槽和排渣槽相互连通,所述安装槽通过排渣槽与筒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渣槽上螺纹连接有堵塞排渣槽的螺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用弹簧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块的弧度在40~50度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制动用弹簧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槽通过螺栓拆卸连接有排风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制动用弹簧淬火装置,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上的搅拌器、设置在筒体内部的加热器,淬火装置包括支架、支撑杆、转轮、偏转电机、弧形块,筒体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支撑杆固定在筒体的底部,转轮转动连接在支撑杆上,弧形块处于筒体的底部,转轮与弧形块接触,弧形块是以筒体在支架上的转动点为圆心的弧,偏转电机固定在支撑杆上,且偏转电机带动转轮转动。该淬火装置利用设备带动筒体晃动,节约人力,且提高了安全性。且提高了安全性。且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 谢稳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善工信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8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5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