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膏药

专利检索2022-05-11  17



1.本实用新型属于膏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黑膏药。


背景技术:

2.黑膏药系指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的外用剂型。其有保护、封闭和治疗作用,膏层较厚,作用持久。
3.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理:治疗经络等疾病时,一般多以人体经络穴位为贴用部位。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的作用。同时药物在穴位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对创伤,皮肤疾病,黏膜病变的治疗,均有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此外,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传统黑膏药都是使用高温提取的制备方法,严重破坏有效成分。
4.由于黑膏药需要贴附在人体皮肤上,且黑药膏与皮肤之间的粘性较大,当需要对黑膏药进行更换时,需要强行从黑膏药的边角处进行撕扯,在撕扯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撕扯力,从而会对患者造成疼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撕扯方便的黑膏药。
6.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黑膏药,包括载体层、药膏贴块和粘贴层,药膏贴块位于载体层和粘贴层之间,且药膏贴块位于载体层和粘贴层的中心处,载体层和粘贴层粘连并重叠设置,粘贴层包括放置部和多个粘连条,粘连条环绕粘贴层的边沿设置;相邻所述粘连条上形成有折角,折角与粘连条底部之间形成间隙。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折角由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组成,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为结构相同的三角形结构。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侧边相连,且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之间形成有部分重叠且粘连。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的侧边与粘连条相连,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不重叠部分的宽度大于相邻粘连条之间的间距。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置部边角上形成有与折角相对应的粘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体层的尺寸与放置部的尺寸相一致。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粘贴层上形成有与药膏贴块相适配的椭圆环,椭圆环固定连接于粘贴层的中心位置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体层上形成有与椭圆环相对应的椭圆槽,椭圆环部分穿过椭圆槽。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体层上设有与椭圆环相适配的塑封贴,塑封贴的尺寸大于椭圆环的尺寸。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粘贴层上形成有透气孔,透气孔位于椭圆环范围内。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椭圆环的设计,使得药膏贴块位于椭圆环内,用于对药膏贴块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同时粘贴层上的折角的设置,当需要对膏药进行更换时,通过折角处便于对膏药进行撕开,便于膏药的更换。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0.图4为粘贴层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折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附图标记:载体层1,椭圆槽1-1,粘块1-2,塑封贴1-3,粘贴层2,折角2-1,第一片体2-2,第二片体2-3,椭圆环2-4,透气孔2-5,放置部2-6,粘连条2-7,药膏贴块3。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24.如图1-5所示,一种黑膏药,包括载体层1、药膏贴块3和粘贴层2,药膏贴块3位于载体层1和粘贴层2之间,且药膏贴块3位于载体层1和粘贴层2的中心处,载体层1和粘贴层2粘连并重叠设置,粘贴层2包括放置部2-6和多个粘连条2-7,粘连条2-7环绕粘贴层2的边沿设置;相邻粘连条2-7上形成有折角2-1,折角2-1与粘连条2-7底部之间形成间隙。
25.载体层1和粘贴层2为片体结构,粘贴层2与人体皮肤相接触,载体层1和粘贴层2为相似结构,且载体层1和粘贴层2可为矩形或圆形结构,当粘贴层2为矩形结构时,粘连条2-7位于粘贴层2的四个侧边上,且粘贴层2的四个边角处形成折角2-1,而当粘贴层2为圆形结构时,粘连条2-7环绕粘贴层2的中心圆周设置,当粘贴层2为圆形结构时,粘连条2-7的长度和折角2-1的个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26.折角2-1由第一片体2-2和第二片体2-3组成,第一片体2-2和第二片体2-3为结构相同的三角形结构,粘连条2-7底部形成有凝胶,用于和皮肤相粘连,第一片体2-2和第二片体2-3底部不设有凝胶,这就使得第一片体2-2和第二片体2-3处不与皮肤相粘连。
27.第一片体2-2与第二片体2-3侧边相连,且第一片体2-2与第二片体2-3之间形成有部分重叠且粘连,第一片体2-2和第二片体2-3的侧边与粘连条2-7相连,第一片体2-2和第二片体2-3不重叠部分的宽度大于相邻粘连条2-7之间的间距。
28.第一片体2-2与第二片体2-3的顶部相粘连,且第一片体2-2与第二片体2-3的底部尺寸大于相邻粘连条2-7之间的间距,这就使得第一片体2-2与第二片体2-3与皮肤之间始终存在间隙,便于后期对粘贴层2的撕开。
29.放置部2-6、粘连条2-7、第一片体2-2和第二片体2-3为一体成型,放置部2-6、第一片体2-2和第二片体2-3底部均不设有凝胶,粘连条2-7上设有凝胶。
30.放置部2-6边角上形成有与折角2-1相对应的粘块1-2,粘块1-2位于折角2-1位置处,由于折角2-1不与人体皮肤相粘连,粘块1-2上设有凝胶,粘块1-2用于将载体层1与粘贴层2相粘连,且粘块1-2用于限制折角2-1的位置,载体层1的尺寸与放置部2-6的尺寸相一致。
31.粘贴层2上形成有与药膏贴块3相适配的椭圆环2-4,椭圆环2-4固定连接于粘贴层2的中心位置处,椭圆环2-4为具有一定高度的椭圆环结构,且椭圆环底部与粘贴层2相连,载体层1上形成有与椭圆环2-4相对应的椭圆槽1-1,椭圆环2-4部分穿过椭圆槽1-1,载体层1上设有与椭圆环2-4相适配的塑封贴1-3,塑封贴1-3的尺寸大于椭圆环2-4的尺寸,粘贴层2上形成有透气孔2-5,透气孔2-5位于椭圆环2-4范围内。
3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33.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载体层1,椭圆槽1-1,粘块1-2,塑封贴1-3,粘贴层2,折角2-1,第一片体2-2,第二片体2-3,椭圆环2-4,透气孔2-5,放置部2-6,粘连条2-7,药膏贴块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500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