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芯的连接片组件和具有其的电芯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55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芯的连接片组件和具有其的电芯。


背景技术:

2.电芯通常设置有熔断部件,通过熔断部件在电芯电流过大时对电芯进行熔断保护。
3.相关技术中,在熔断部件熔断后,并未对熔断后的熔断部件进行固定,从而当电芯收到振动或外力时,熔断后的熔断部件易发生再次搭接或脱落,从而导致电芯短路或损坏极组。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电芯的连接片组件,以提升电芯的安全性。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电芯的连接片组件,包括:连接片本体,所述连接片本体形成有熔断部,所述熔断部设置在所述连接片本体的中部;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且所述限位环适于在所述熔断部的周向方向上包覆所述熔断部,所述限位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连接片本体相连,以对所述连接片本体进行限位。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片本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熔断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当所述熔断部熔断时,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分离。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段相连;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段相连;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限位。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熔断部间隔设置。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片本体包括:第一限位配合部,所述第一限位配合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相连;第二限位配合部,所述第二限位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相连。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配合部分别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熔断部间隔设置。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部构造为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穿设于所述连接片本体,以在第一方向上对所述连接片本体限位。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片本体设有限位配合部,所述限位配合部与所述限位部配合,所述限位配合部构造为限位孔,所述限位孔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连
接片本体。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片组件具有以下优势:
15.限位环可以对连接片本体起到支撑保护以及限位的作用,可以防止熔断后的连接片本体再次搭接或者从电芯脱落,有效地避免电芯短路或损坏的问题发生,提升对电芯的保护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芯。
1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芯,电芯包括上述的连接片组件。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纳空间;极组,所述极组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盖板,所述盖板通过所述连接片组件与所述极组电连接。
20.所述电芯与上述连接片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片本体的俯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限位环的主视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连接片组件100、
29.连接片本体10、第一段11、第一限位配合部111、第二段12、第二限位配合部121、熔断部13、豁口131、
30.限位环20、限位部21、支撑部22。
具体实施方式
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电芯的连接片组件100包括:连接片本体10和限位环20。
34.如图1所示,连接片本体10形成有熔断部13,熔断部13设置在连接片本体10的中部,熔断部13可以进行熔断以对电芯起到保护作用。由于熔断部13设置在连接片本体10的中部,当连接片本体10发生熔断时,连接片本体10的中部位置熔断,以将连接片本体10熔断成两部分,而且熔断后的两部分断开连接。
35.参照图1,限位环20套设在连接片本体10上,而且限位环20可以在熔断部13的周向
方向上包覆熔断部13,限位环20设置有限位部21,限位部21与连接片本体10相连,以对连接片本体10进行限位。
36.其中,限位环20在周向方向上可以对连接片本体10起到支撑保护以及限位的作用,以防止熔断后的连接片本体10的两部分再次搭接而造成二次短路,提升对电芯的保护作用,而且限位环20的设置还可以防止熔断后的连接片本体10的两部分掉落而损坏电芯。
37.进一步地,限位环20可以将熔断后的连接片本体10的两部分固定在原位置,以防止熔断后的连接片本体10位置发生变化而再次搭接或脱落的问题发生。
38.可以理解的是,当连接片本体10受到振动或其他外力时,如果不存在限位结构对熔断后连接片本体10进行限位,熔断后的连接片本体10将产生振动,从而存在熔断后的两部分再次搭接或者从电芯脱落的风险,造成短路或损坏极组。
3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芯的连接片组件100,限位环20可以对连接片本体10起到支撑保护以及限位的作用,可以防止熔断后的连接片本体10再次搭接或者从电芯脱落,有效地避免电芯短路或损坏的问题发生,提升对电芯的保护效果。
40.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片本体10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熔断部13连接在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之间。当熔断部13熔断时,第一段11与第二段12在第一方向上分离,熔断后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分离,并在限位环20的作用下保持在熔断后的位置,从而防止熔断后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再次搭接或者从电芯脱落,提升电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熔断部13设有豁口131,所述豁口131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在连接片本体10的厚度方向贯穿连接片本体10,以形成长圆孔结构。通过在熔断部13设置豁口131可以减小熔断部13的横断面积,以保证熔断部13可以在电流过大时进行熔断,提升连接片组件100的可靠性。
4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可以是连接片本体10的延伸方向,也就是连接片本体10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连接片本体10的宽度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4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环20还包括支撑部22,支撑部22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环20的内壁面相连,而且支撑部22填充在豁口131(即如图2中的长圆孔)内,以在竖向方向起到支撑作用。连接片本体10熔断后,第一段11与第二段12分离,熔断后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分别位于支撑部22的两侧,支撑部22还可以起到阻隔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的作用。
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分别通过限位部21与限位环20相连。当连接片本体10发生熔断后,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仍通过限位部21分别与限位环20相连,以通过限位部21将熔断后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固定。
45.结合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21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一段11相连,第二限位部与第二段12相连,从而可以分别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对熔断后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限位,
46.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在第一方向上与熔断部13间隔设置,从而避免因连接片本体10熔断而影响第一限位部对第一段11和第二限位部对第二段12的限位效果,提升限位部21对连接片本体10的限位可靠性。
47.结合图1、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片本体10包括:第一限位配合部111和第二限位配合部121,第一限位配合部111和第一限位部配合相连,第二限位配合部121和第二限位部配合相连。
48.当第一限位配合部111和第一限位部配合时,限位环20可以对第一段11进行限位;当第二限位配合部121和第二限位部配合时,限位环20可以对第二段12进行限位。其中,第一限位部可以对第一段11在第一方向上限位,第二限位部可以对第二段12在第一方向上限位。
49.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配合部111和第二限位配合部121分别在第一方向上与熔断部13间隔设置。当熔断部13发生熔断时,第一限位配合部111和第二限位配合部121仍可以保证与限位环20相连,通过限位环20与第一限位配合部111和第二限位配合部121的配合对熔断后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进行限位。
50.结合图2、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21构造为限位柱,限位柱穿设于连接片本体10,以在第一方向上对连接片本体10限位,可以防止熔断后的连接片本体10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运动而再次搭接。
51.进一步地,由于限位环20在熔断部13的周向方向套设设置,限位环20在第一方向上对熔断部13对应,并至少与部分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对应,从而限位环20在周向方向上对连接片本体10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具有限位作用。也就是说,熔断后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在限位环20的作用下,无法在其周向方向运动。
52.限位环20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通过穿设配合的方式与连接片本体10相连,当限位柱与连接片本体10连接配合时,连接片本体10无法相对限位环20在第一方向上运动。
53.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连接片本体10设有限位配合部,限位配合部与限位部21配合,限位配合部构造为限位孔,限位孔沿厚度方向贯穿连接片本体10。当限位柱与限位孔配合时,可以防止连接片本体10相对限位环20在第一方向上运动。
54.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部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限位部21在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以分别对连接片本体10熔断后的两部分分别限位。
55.限位部21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限位部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部在连接片本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限位部为多个,多个第二限位部在连接片本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从而可以保证限位部21对连接片本体10的限位效果。其中,当仅设置一个限位柱结构时,熔断后的第一段11或第二段12可以绕与其相连的限位柱转动,当设置至少两个限位柱与第一段11或第二段12连接配合时,可以对第一段11或第二段12在其所在的平面上进行限位,防止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由于振动或外力朝向对方靠近而再次搭接的情况发生。
5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配合部还可以构造为限位槽,限位槽在自连接片本体10的侧壁沿宽度方向延伸,当限位柱与限位槽配合时,可以对连接片本体10在第一方向上进行限位。
5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电芯包括上述的连接片组件100,连接片组件100可以对电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当连接片组件100发生熔断时,可以通过限位环20对熔断后的连接片本体10进行限位固定,以防止熔断后的连接片本体10由于振动或外力出现再次搭接或从电芯脱落,提升电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芯还包括:壳体、极组和盖板,壳体形成有容纳空间,极组布置在容纳空间内,盖板通过连接片组件100与极组电连接,当连接片组件100组件熔断时,可以对极组与盖板断开连接,从而对极组起到保护作用。
5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4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