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68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套箱。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关注汽车的使用实用性、使用舒适度及内在品质。目前,手套箱作为汽车最重要的储物空间之一,其空间利用率不高,不能对不同物品进行很好的分类储存。虽然现有技术中,有些手套箱内增加了隔板,划分了不同的储物空间,但是对于一些有密封需求的物品,无法进行很好地储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手套箱,以可实现对有密封需求的物件的储存,且使用效果好。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手套箱,包括箱斗,所述手套箱还包括:
6.储物腔,限定于所述箱斗内,以用于储存物件;
7.隔开件,可插装地设于所述箱斗内,以将所述储物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8.密封箱,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密封箱包括箱体,以及可启闭地设于所述箱体上的密封盖板;
9.承托件,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承托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箱斗内壁上,以承托放置的物件。
10.进一步的,对应所述隔开件,所述箱斗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隔开件可拆卸地于所述凹槽内。
11.进一步的,所述隔开件为阻隔网。
12.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壁外翻成型有外翻边,且对应于所述外翻边,所述箱斗内成型有承接部,所述外翻边放置于所述承接部内。
13.进一步的,所述隔开件抵接所述箱体设置。
14.进一步的,对应所述外翻边一侧,所述隔开件上设有橡胶垫条。
15.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板和所述外翻边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外翻边上的沿其周向的密封槽,以及设于所述密封盖板上的适配于所述密封槽的密封条,因所述密封盖板封盖于所述箱体上,所述密封条嵌入所述密封槽内。
16.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密封槽过盈配合。
17.进一步的,所述承托件与所述箱斗之间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承托件上的连接凸起,以及设于所述箱斗内壁上的连接槽,所述连接凸起插装于所述连接槽内。
18.进一步的,所述承托件包括设有所述连接凸起的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围构形成内部空间的各侧板。
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20.(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套箱,通过在箱斗内设置密封箱,以可实现对有密封需求的物件的储存,并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承托件,便于物件的取放,有效提高了手套箱的使用效果。同时,隔开件的设置,利于将储物腔划分为不同储物空间,以增强手套箱实用性。
21.(2)箱斗内壁上设置凹槽,便于实现隔开件的插装,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22.(3)隔开件为阻隔网,可减轻隔开件自身的重量,提高其使用效果。
23.(4)箱体的内壁外翻成型有外翻边,并且对应外翻边,于箱斗内成型有承接部,以便于密封箱的取放。
24.(5)隔开件抵接所述箱体设置,可提高储物腔的空间利用率,且对应外翻边一侧,隔开件上设有橡胶垫条,使得隔开件与外翻边之间柔性抵接,可进一步提高手套箱的使用效果。
25.(6)设置密封结构,利于提升密封盖板和箱体之间的密封效果,且密封条与密封槽过盈配合,可进一步提升密封盖板和箱体之间的密封效果。
26.(7)连接凸起呈t型,且连接槽与连接凸起匹配设置,利于实现承托件和箱斗之间的便捷拆卸,以及提高承托件和箱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手套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0.图3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1、箱斗;101、凹槽;102、承接部;103、连接槽;
34.2、储物腔;201、第一腔室;202、第二腔室;
35.3、密封箱;301、箱体;3011、外翻边;3012、密封槽;302、密封盖板;4、隔开件;5、承托件;501、底板;502、侧板;503、连接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9.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手套箱,在整体结构上,其包括箱斗1、储物腔2、隔开件4、密封箱3和承托件5。其中,储物腔2限定于箱斗1内,以用于储存物件;隔开件4可插装地设于箱斗1内,以将储物腔2分隔为第一腔室201和第二腔室202;密封箱3放置于第一腔室201内,密封箱3包括箱体301,以及可启闭地设于箱体301上的密封盖板302;承托件5位于第二腔室202内,承托件5可拆卸地设于箱斗1内壁上,以承托放置的物件。
4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及的密封盖板302和箱体301之间的连接形式可通过采用常规的枢转、扣合等结构形式来实现;且于密封盖板302和箱体301之间还设有常规的锁止结构,如锁扣;此处的密封盖板302和箱体301之间的连接形式和锁止结构并未在图中明确示出。
41.此外,本实施例中未述及的手套箱的各结构,均可参照现有技术中的常见结构部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同时,本实施例中,因承托件5可拆卸设置,在使用时,可通过将承托件5与物件一并取放,简单便捷。
42.基于如上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手套箱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在整体结构上,本实施例的手套箱包括箱斗1、储物腔2、隔开件4、密封箱3和承托件5。其中,储物腔2限定于箱斗1内,以用于储存物件;隔开件4可插装地设于箱斗1内,以将储物腔2分隔为第一腔室201和第二腔室202;密封箱3放置于第一腔室201内,密封箱3包括箱体301,以及可启闭地设于箱体301上的密封盖板302;承托件5位于第二腔室202内,承托件5可拆卸地设于箱斗1内壁上,以承托放置的物件。
4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对应隔开件4,箱斗1内壁上设有凹槽101,隔开件4可拆卸地于凹槽101内,以便于实现隔开件4的插装,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作为优选的,隔开件4为阻隔网,以可减轻隔开件4自身的重量,进而提高其使用效果。
44.为提高密封箱3的使用效果,如图1所示,上述的箱体301的内壁外翻成型有外翻边3011,且对应于外翻边3011,箱斗1内成型有承接部102,外翻边3011放置于承接部102内,以便于密封箱3的取放。具体地,隔开件4抵接箱体301设置,以可提高储物腔2的空间利用率。对应外翻边3011一侧,隔开件4上设有橡胶垫条,以使得隔开件4与外翻边3011之间柔性抵接,可进一步提高手套箱的使用效果。当然,上述的橡胶垫条并未在图中明确示出。
45.此外,本实施例中,为提升密封效果,如图1及图2所示,密封盖板302和外翻边3011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设于外翻边3011上的沿其周向的密封槽3012,以及设于密封盖板302上的适配于密封槽3012的密封条,因密封盖板302封盖于箱体301上,密封条嵌入密封槽3012内。作为优选的,密封条与密封槽3012过盈配合,以进一步提升密封盖板302和箱体301之间的密封效果。
46.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密封条优选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以便于取得相对最优的使用效果,且密封条并未在图中示出。。
47.另外,如图1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承托件5与箱斗1之间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设于承托件5上的连接凸起503,以及设于箱斗1内壁上的连接槽103,连接凸起503插装于连接槽103内。具体结构中,连接凸起503呈t型,且连接槽103与连接凸起503匹配设置,以利于实现承托件5和箱斗1之间的便捷拆卸,以及提高承托件5和箱斗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4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所及的承托件5,包括设有连接凸起503的底板501,以及与底板501围构形成内部空间的各侧板502。且在实际应用中,作为优选的,各侧板502镂空设置,以降低承托件5的重量,进而提高其使用效果。当然,此处所指的镂空结构形式并未在图中明确示出。同时,承托件5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
49.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手套箱,通过在箱斗1内设置密封箱3,以可实现对有密封需求的物件的储存,并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承托件5,便于物件的取放,有效提高了手套箱的使用效果。同时,隔开件4的设置,利于将储物腔2划分为不同储物空间,以增强手套箱实用性。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4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