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砖墙裙与涂料内墙交接处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2



1.本技术涉及室内墙裙装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面砖墙裙与涂料内墙交接处结构。


背景技术:

2.面砖墙裙是墙裙的一种,一般位于室内墙面或者柱面的下部,用以保护墙面、柱面免受污损,并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它常用瓷砖、大理石或木材等材料制成,表面便于擦洗,高度一般为1.0m

1.8m。
3.目前室内墙面的墙裙装修一般是在乳胶漆内墙从地面往上一定的高度,用木材、瓷砖等装饰材料给墙制作装饰,面砖墙裙与内墙之间通过采用龙骨以及胶合板固接,日常拖地溅起的脏水以及手扶的污渍被面砖墙裙隔绝在其表面上,人只需要对面砖墙裙上的污渍进行擦洗即可保持墙面干净。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当人擦洗面砖墙裙与内墙交接处时,污水易从墙裙与内墙交接处流入墙裙内侧,时间长了易使墙裙产生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墙裙与内墙连接处易进水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面砖墙裙与涂料内墙交接处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面砖墙裙与涂料内墙交接处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面砖墙裙与涂料内墙交接处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表面涂刷有乳胶漆墙面,所述墙面下部设置有墙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在位于所述墙裙上边沿的位置处凸出设置有用于对墙裙上边沿进行防护的乳胶漆防护边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乳胶漆防护边沿能够对墙裙上边沿进行防护,人们在擦洗墙裙时,污水会沿着防护边沿流到墙裙外侧,进而不会流到墙裙内侧。
9.优选的,所述墙面上在防护边沿的上方且沿着防护边沿的长度方向涂刷有高耐擦洗涂料层。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擦洗墙裙时,高耐擦洗涂料层上的污渍更容易擦洗,且不易留下痕迹,对墙面起到了较好的保护效果。
11.优选的,所述墙面在位于所述墙裙上边沿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防护边沿和墙裙边沿进行防护的护角,护角一侧与墙面固接,另一侧位于防护边沿上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角能够对防护边沿与墙裙边沿进行有效防护,保护防护边沿及墙裙边沿不易受到磕碰。
13.优选的,所述护角在横截面上远离墙面和防护边沿的一侧为向外凸出的弧形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面的护角一方面能够在对防护边沿和墙裙进行防护的同时,使得水从护角的弧面流下;另一方面,当人与护角磕碰时,弧形面的护角对人具有防护作用,使护角不易伤人。
15.优选的,所述护角包括圆弧形盖板和两块垂直连接的涂胶板,所述圆弧形盖板的两侧与两块涂胶板两侧固接,两块所述涂胶板在对应墙面或防护边沿的一面上开设有若干数量的胶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涂胶板上涂胶水时,胶水进入胶槽中,胶水与涂胶板的接触面积增加,当护角被粘贴在墙面上时,护角与墙面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
17.优选的,所述胶槽沿涂胶板长度方向布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槽与墙面之间的胶水形成横向的胶条,胶条长度更长,从而连接强度更大,当护角受到竖向的力时,横向设置的胶条能够更好的克服竖向的力。
19.优选的,所述涂胶板在开设胶槽的一面上沿垂直胶槽的方向开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补胶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护角使用较长时间后,人能够从补胶槽处向胶槽内添加胶水,保持护角与墙面的连接牢固性。
21.优选的,所述护角的上边沿设置有弧形过渡部,弧形过渡部与护角圆弧过渡。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过渡部能够更好的引导墙面上的污水留到地面上,进而更好的保护防护边沿和墙裙。
23.优选的,所述弧形过渡部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螺孔,在所述螺孔中设置有螺钉,通过所述螺钉,所述护角与所述墙体螺纹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过渡部上的螺钉使得护角与墙体螺纹连接,护角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
25.优选的,所述圆弧形盖板内侧与所述涂胶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使得护角本身的结构更加坚固,护角不容易损坏。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墙面上凸出设置的乳胶漆防护边沿,人擦洗墙裙时,污水会沿着防护边沿流到墙裙外侧,从而对墙裙进行防护;
29.2.在擦洗墙裙时,高耐擦洗涂料层上的污渍更容易擦洗,且不易留下痕迹,对墙面起到了较好的保护效果;
30.3.护角能够对防护边沿与墙裙边沿进行有效防护,保护防护边沿及墙裙边沿不易受到磕碰。
附图说明
31.图1是面砖墙裙与涂料内墙交接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面砖墙裙与涂料内墙交接处结构的剖面图;
33.图3是护角与弧形过渡部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
35.2、墙面;21、防护边沿;22、高耐擦洗涂料层;
36.3、墙裙;
37.4、护角;41、圆弧形盖板;42、涂胶板;421、胶槽;422、补胶槽;43、加强筋;
38.5、弧形过渡部;51、螺孔;52、螺钉;53、矩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面砖墙裙与涂料内墙交接处结构。
41.参照图1,一种面砖墙裙与涂料内墙交接处结构包括墙体1,墙体1表面涂刷有乳胶漆墙面2,墙面2下部设置有墙裙3,墙面2在位于墙裙3上边沿的位置处凸出设置有用于对墙裙3上边沿进行防护的乳胶漆防护边沿21,墙面2在位于墙裙3上边沿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对防护边沿21和墙裙3边沿进行防护的护角4,护角4一侧与墙面2固接,另一侧位于防护边沿21上部。
42.墙裙3能够将日常拖地溅起的脏水及手扶污渍隔绝在其表面上,当人对墙裙3进行清洗时,乳胶漆防护边沿21能够对墙裙3上边沿进行防护,污水会沿着防护边沿21流到墙裙3外侧,进一步的,由于防护边沿21为乳胶漆材质,受到磕碰时容易发生破损,防护边沿21上部的护角4能够对防护边沿21进行保护,同时也对墙裙3上边沿具有一定防护作用,使得墙裙3上边沿不易受到磕碰。
43.参照图1和图2,防护边沿21与墙面2一体涂刷形成,墙面2在防护边沿21的上方且沿着防护边沿21的长度方向涂刷有高耐擦洗涂料层22,在擦洗墙裙时,高耐擦洗涂料层22上的污渍更容易擦洗,且不易留下痕迹,对墙面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其中,高耐擦洗涂料主要采用磷酸作为交联剂,氧化钙、碳酸钙、重质碳酸钙、锐钛型钛白粉、云母粉以及高岭土等为原料进行混合制备,施工性能较好,更耐擦洗。
44.参照图2和图3,防护边沿21上的护角4包括圆弧形盖板41、两块垂直连接的涂胶板42以及设置于圆弧形盖板41与涂胶板42之间的加强筋43,圆弧形盖板41的两端与两块涂胶板42两侧固接;两块涂胶板42一块竖直设置、一块水平设置,竖直设置的涂胶板42与墙面2上的高耐擦洗涂料层22固接,且竖直设置的涂胶板42远离圆弧形盖板41的一侧表面与高耐擦洗涂料层22表面贴合;水平设置的涂胶板42放置在防护边沿21上且与防护边沿21固接;加强筋43一端固接于圆弧形盖板41内侧中部,另一端固接于两块涂胶板42垂直连接处,加强筋43的设置使得护角4本身的结构更加坚固,受到碰撞或者磕碰时不易损坏。
45.涂胶板42在对应墙面2和防护边沿21的一面上开设有若干数量的胶槽421,胶槽421沿涂胶板42长度方向布置,在涂胶板42上涂胶水时,胶槽421与墙面2之间的胶水形成横向的胶条,胶条长度更长,从而连接强度更大,当护角受到竖向的力时,横向设置的胶条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克服;胶槽422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相邻两个胶槽之间的距离为1

2mm,涂胶板42与胶水不易脱离,护角4的固定效果更好。
46.参考图1和图3,护角4上部还设置有用于加强护角4与墙体1连接稳固性的弧形过渡部5,弧形过渡部5位于护角4的上边沿上,弧形过渡部5与护角4圆弧过渡,弧形过渡部5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螺孔51,在每个螺孔51中均设置有螺钉52,护角4通过螺钉52与墙体螺纹连接,从而护角4与墙体1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当护角4安装时间较长,胶槽421内的胶体粘性逐渐降低时,螺钉52能够保证护角4固接在墙体1上;进一步的,螺孔51为沉头孔,螺钉52设置于螺孔51内,墙面更加美观。
47.为了保证护角4与墙体1连接的牢固性,间隔一段时间需要对涂胶板42上的胶槽421内的胶体进行补充,涂胶板42在开设胶槽421的一面上沿垂直胶槽421的方向开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补胶槽422,补胶槽422之间的距离为20

25cm,补胶槽42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弧形过渡部5对应补胶槽422位置处开设有矩形槽53,矩形槽53与补胶槽422连通,矩形槽53与补胶槽422均位于相邻的两个螺孔51之间,从弧形过渡部5上的矩形槽53向下注射胶水,能够较为方便的对补胶槽422内的胶水进行补充,保持护角4与高耐擦洗涂料层22的连接牢固性。
4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面砖墙裙与涂料内墙交接处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人擦洗墙面2下部的墙裙3时,墙面2上凸出设置的乳胶漆防护边沿21能够对墙裙3上边沿进行防护,污水沿防护边沿21流到墙裙3外侧,墙面2上的高耐擦洗涂料层22对墙面2起到了较好的保护,高耐擦洗涂料层22上的污渍更容易擦洗,且不易留下痕迹;当墙裙3上边沿与防护边沿21受到碰撞时,护角4能够对防护边沿21和墙裙3进行防护,使得防护边沿21和墙裙3上边沿不易破损,在涂胶板42上涂胶水时,胶水进入胶槽421中形成横向的胶条,使得护角4与防护边沿21以及墙面2粘接的更加紧密,进一步的,护角4上边沿上的弧形过渡部5内的螺钉52与墙体1螺纹连接,使得护角4与墙体1连接的更为稳固。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3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