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实验分析器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分析天平。
背景技术:
2.分析天平是实验中进行准确称量时最重要的仪器,分为机械类和电子类,机械类分析天平都是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天平,可细分为普通分析天平和单托盘天平等,不同的机械天平在结构上和使用方法上有所不同,机械天平能够满足一般定量分析的准确度要求,此类天平的最大优点是结构直观。电子天平操作简单,读数方便,因此被广泛使用。
3.相关技术中,电子分析天平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称量台和透明的防护罩,称量台位于防护罩内。防护罩包括罩体和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门,侧门滑动设置在罩体上。称量物料时,打开任意一个侧门,将称量纸放在称量台上,再将称量物料放置于称量纸上,分析天平会自动显示物料的质量,适量添加或减少称量物料,直至达到指定的质量。称量结束后,再将物料随称量纸取出。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添加物料和将物料取出时,会存在物料从称量台上掉落至安装座上的情况,清理掉落部分的物料时,则需打开侧门用工具将掉落的物料清扫出,不便于掉落物料的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掉落物料的清理,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分析天平。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分析天平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便于清理的分析天平,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称量台和保护罩,称量台位于保护罩内,保护罩包括罩体和相对设置在罩体两侧的侧门,所述安装座上滑动设置有接料盒,所述接料盒位于称量台的下方用于承接称量台上掉落的物料;所述接料盒包括主盒和副盒,所述主盒上设有缺口,所述副盒位于主盒上的缺口内;所述主盒和副盒的滑动方向相反,所述主盒和副盒均可滑动至与安装座脱离。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称量台上掉落的物料能够落到主盒和副盒内。当掉落至接料盒内的物料需要清理时,则将主盒和副盒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直至主盒和副盒与安装座脱离,然后将主盒和副盒内的物料倒出即可,操作简单,便于分析天平的清理。
9.可选的,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主通槽和副通槽,所述主通槽和副通槽位于保护罩的下方,所述主通槽与副通槽连通,所述主盒通过从主通槽中滑出与安装座脱离,所述副盒通过从副通槽中滑出与安装座脱离。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将主盒从主通槽中滑出,将副盒从副通槽中滑出。由于主通槽和副通槽位于保护罩的下方,因此无需打开保护罩上的侧门将主盒和副盒滑出,省去了打开保护罩上侧门的操作,更进一步便于分析天平的清理。
11.可选的,所述主通槽的底面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贯穿安装座,所述主盒底面缺口所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且与滑槽相适配。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分析天平为精密仪器,因此进行称量时需尽量保持分析天平的平稳性,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滑槽能够为滑块提供滑动轨道,从而为主盒提供滑动轨道,提高主盒滑动的稳定性,使主盒滑动时不易触碰到分析天平的其余结构,从而不易影响称量台上物料的称量。
13.可选的,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滑槽的内壁抵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能够减少滑块与滑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主盒的滑动更为顺畅,进一步提高了主盒滑动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安装座与副通槽相对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的顶面上开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两端贯穿引导块,所述引导槽与滑槽连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主盒中的物料倒出后,工作人员可先将滚轮对准引导槽,再推动主盒,使滑块进入滑槽并沿着滑槽滑动,将主盒滑动至主通槽内进行复位。引导槽的设置能够对滚轮和滑块进行定位,进而便于滑块和滚轮滑入滑槽中。
17.可选的,所述引导槽的两个侧壁向靠近副盒的方向逐渐收缩。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槽从远离滑槽到靠近滑槽的方向呈扩张到收缩结构,从而便于滑轮和滑块与引导槽对准,便于引导槽引导滑块和滑轮进入滑槽内。
19.可选的,所述滑槽为燕尾槽,所述滑块为燕尾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能够对燕尾块进行限位,使燕尾块沿着燕尾槽长度方向滑动,而不易使燕尾块向燕尾槽的深度方向滑动。从而使主盒不易向燕尾槽的深度方向滑动,进一步提高主盒滑动的稳定性,从而使主盒不易触碰到称量台,进而不易对称量数据造成影响。
21.可选的,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主盒和副盒的固定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能够固定主盒和副盒,在搬运分析天平时,即使分析天平倾斜,主盒和副盒也不易从安装座上滑落,便于分析天平的搬运。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从称量台上掉落的物料能够落到主盒和副盒内,当掉落至接料盒内的物料需要清理时,将主盒和副盒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直至主盒和副盒与安装座脱离,然后将主盒和副盒内的物料倒出即可,操作简单,便于分析天平的清理;
25.2.主通槽和副通槽位于保护罩的下方,因此无需打开保护罩上的侧门将主盒和副盒滑出,省去了打开保护罩上侧门的操作,更进一步便于得分析天平的清理;
26.3.滑槽、滑块和滑轮的设置能够提高主盒滑动的稳定性,使主盒滑动时不易触碰到分析天平的其余结构,从而不易影响称量台上物料的称量。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展示便于清理的分析天平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展示主盒和副盒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展示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座;11、主通槽;111、滑槽;12、副通槽;2、称量台;3、保护罩;31、侧门;4、接料盒;41、主盒;411、缺口;412、滑块;413、滑轮;42、副盒;5、引导块;51、引导槽;6、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清理的分析天平。参照图1,便于清理的分析天平包括块状的安装座1,安装座1的顶面上安装有称量台2和保护罩3,称量台2位于安装座1顶面的正中心处,保护罩3罩设于称量台2上。保护罩3包括罩体和滑动安装在罩体相对两侧的侧门31。安装座1上滑动安装有接料盒4,接料盒4的滑动方向垂直于侧门31的竖直平面。接料盒4位于称量台2的下方用于承接称量台2上掉落的物料,接料盒4可滑动至与安装座1脱离。可通过将接料盒4滑动至与安装座1脱离,然后物料倒出,便可完成接料盒4内物料的清理,操作简单,便于分析天平的清理。
33.参照图1和图2,接料盒4包括主盒41和副盒42,主盒41的一侧设有长方形的缺口411,使主盒41呈“凹”字状。副盒42位于主盒41上的缺口411内,副盒42的宽度与缺口411的宽度相等,副盒42的长度小于缺口411的长度,副盒42的右端面与主盒41的右端面齐平,从而使缺口411未被副盒42填满,称量台2位于缺口411未被填满处的正上方。主盒41和副盒42的滑动方向相反,主盒41和副盒42均可滑动至与安装座1脱离。主盒41和副盒42沿主盒41滑动方向相互远离的两个侧面上各固定安装有一个把手,以便于主盒41和副盒42的滑动。
34.参照图1和图3,安装座1靠近侧门31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相互连通的主通槽11和副通槽12,主盒41在主通槽11中滑动。主盒41可从主通槽11中滑出与安装座1脱离,副盒42可从副通槽12中滑出与安装座1脱离。主通槽11和副通槽12位于保护罩3的下方,从而使主盒41和副盒42位于保护罩3下方,因此无需打开保护罩3上的侧门31将主盒41和副盒42滑出,省去了打开保护罩3上侧门31的操作,更进一步便于分析天平的清理。
35.参照图2和图3,主通槽11的底面上开设有两个滑槽111,滑槽111沿安装座1的宽度方向贯穿安装座1,滑槽111的长度方向为主盒41的滑动方向。主盒41底面缺口411所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412,两个滑块412分别位于缺口411的两侧,每个滑块412对应一个滑槽111,滑块412与滑槽111相适配且随主盒41滑动安装在滑槽111内。滑槽111为燕尾槽,滑块412为燕尾块,以提高主盒41滑动时的稳定性。滑块412的底面上安装有滑轮413,滑轮413与滑槽111的底抵接用于减少主盒41滑动时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主盒41滑动时的稳定性,使主盒41滑动时不易触碰到分析天平的其余结构,不易影响称量台2上物料的称量。
36.参照图2和图3,安装座1与副通槽12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引导块5,即引导块5位于图中安装座1的左侧面上。每个引导块5对应一个滑槽111,引导块5位于对应滑槽111端部的开口处。引导块5的顶面上开设有引导槽51,引导槽51的两端沿引导块5的长度方向贯穿引导块5,引导槽51与滑槽111连通。引导槽51能够对滚轮和滑块412进行定位,工作人员将主盒41中的物料倒出后,可先将滑块412和滚轮对准引导槽51,再推动主盒41,便于引导滑块412进入滑槽111内进行主盒41的复位。引导槽51的两个侧壁向靠近副盒42的方向逐渐收缩,使引导槽51远离滑槽111的一端的开口大小大于引导槽51靠近滑槽111的一端的开口大小,而便于滑轮413和滑块412与引导槽51对准,便于引导槽51引导滑块412和滑轮413进入滑槽111内。
37.参照图1和图2,安装座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各安装有一个固定件,固定件为固定杆6,固定杆6通过扭簧安装在安装座1上,两根固定杆6分别位于接料盒4的两侧。当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固定杆6竖直设置,此时,与主盒41相邻的固定杆6的侧壁与主盒41抵接,与
副盒42相邻的固定杆6的侧壁与副盒42抵接,从而将主盒41和副盒42固定在安装座1上。在搬运分析天平时,主盒41和副盒42不易从安装座1上滑落,便于分析天平的搬运。需要滑动接料盒4时,将固定杆6转动至与接料盒4脱离抵接即可。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便于清理的分析天平的实施原理为:称量台2上的物料能够落至接料盒4内,当需要清理接料盒4内的物料时,转动主盒41处的固定杆6,先使固定杆6与主盒41脱离抵接,然后将主盒41从主通槽11中滑出,将主盒41内的物料倒出。再转动副盒42处的固定杆6,使固定杆6与副盒42脱离抵接,然后将主盒41从副通槽12中滑出,将副盒42内的物料倒出,便于分析天平的清理。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