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健身用水哑铃片注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6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哑铃片,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健身用水哑铃片注水机构,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运动是一个连续性变化的过程,无论是运动时身体状态的变化,还是运动后身体机能的提高,都是连续性变化的。在抗阻力训练时常用哑铃来进行锻炼,但是现有的哑铃在使用时的质量调节存在一定跨度,且跨度较大,不能满足专业智能化健身的需求,用户无法根据身体的机能变化与哑铃片的质量一一对应。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化健身用水哑铃片注水机构。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健身用水哑铃片注水机构,包括保护箱体,所述保护箱体的顶部为梯形结构,所述保护箱体的内壁一角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保护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取放口,所述取放口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放置有哑铃架,所述哑铃架的顶部放置有哑铃本体,所述保护箱体的内部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底部设有注水组件,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顶部贯穿至保护箱体的外侧且安装有防尘盖,所述保护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
6.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底板、支脚,所述底板的底部四周均通过支脚与保护箱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托盘,所述底板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活塞杆贯穿至托盘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底板的顶部且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与托盘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顶部一端与固定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滑杆的顶部一端与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托盘的内部开设有通水孔,所述注水组件包括水泵、硬连接管、软连接管、安装座、注水喷头、喷孔,所述保护箱体的内壁底部且远离水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硬连接管,所述硬连接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水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软连接管,所述托盘的顶部四周均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为空心结构,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水喷头,所述注水喷头的外侧上方对称开设有喷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注水喷头的顶部为球面结构。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托盘的内部开设有通水孔,所述软连接管的顶部延伸至托盘的底部且通过托盘内部的通水孔与安装座相连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哑铃本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注水哑铃片,所述哑铃本体的外侧设有固态哑铃片,且所述哑铃本体的注水哑铃片底部设有进水组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槽、滑动板、滑槽、滑块、密封环、弹簧、进水孔,所述哑铃本体两端的哑铃片的底部且与注水喷头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的尺寸与注水喷头相匹配,所述进水槽的内部设有滑动板,所述进水槽的内壁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的外侧设有密封环,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进水槽的内壁两端对称开设有进水孔。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重量传感器,所述水泵、重量传感器以及电机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13.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实用性强,通过升降组件便于更好的带动托盘上下移动进行进而带动注水组件上下移动与哑铃本体贴合对其进行注水加重,从而实现了哑铃重量的无极调节,通过进水组件便于更好的使哑铃片的进水槽在非加水状态保持密封,通过设备整体结构的相互配合便于更好的对哑铃本体进行注水加重,实现哑铃重量的无极调节,满足专业智能化健身的需求。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架、哑铃架的正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架、哑铃架的侧视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21.图7是本实用新型哑铃本体的仰视图;
22.图8是本实用新型进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保护箱体;2、水箱;3、取放口;4、固定架;5、哑铃架;6、哑铃本体;7、升降组件;71、底板;72、支脚;73、托盘;74、电机;75、丝杆;76、滑杆;8、注水组件;81、水泵;82、硬连接管;83、软连接管;84、安装座;85、注水喷头;86、喷孔;9、进水组件;91、进水槽;92、滑动板;93、滑槽;94、滑块;95、密封环;96、弹簧;97、进水孔;10、进水管;11、控制面板;12、重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实施例
26.如图1

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健身用水哑铃片注水机构,包括保护箱体1,保护箱体1的顶部为梯形结构,保护箱体1的内壁一角固定安装有水箱2,保护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取放口3,取放口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固定架4的顶部放置有哑铃架5,哑铃架5的顶部放置有哑铃本体6,保护箱体1的内部设有升降组件7,升降组件7的底部设有
注水组件8,水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的顶部贯穿至保护箱体1的外侧且安装有防尘盖,保护箱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1;
27.升降组件7包括底板71、支脚72,底板71的底部四周均通过支脚72与保护箱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底板71的顶部设有托盘73,底板71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74,电机74的活塞杆贯穿至托盘73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丝杆75,底板71的顶部且远离电机7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76,滑杆76的外侧与托盘73固定连接,丝杆75的顶部一端与固定架4的底部转动连接,滑杆76的顶部一端与固定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升降组件7便于更好的带动托盘73上下移动进行进而带动注水组件8上下移动与哑铃本体6贴合对其进行注水加重,从而实现了哑铃重量的无极调节。
28.进一步的,注水组件8包括水泵81、硬连接管82、软连接管83、安装座84、注水喷头85、喷孔86,保护箱体1的内壁底部且远离水箱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水泵81,水泵81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硬连接管82,硬连接管82远离水泵81的一端与水箱2的内部相连通,水泵8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软连接管83,托盘73的顶部四周均设有安装座84,安装座84为空心结构,安装座8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水喷头85,注水喷头85的外侧上方对称开设有喷孔86,通过注水组件8便于更好的对哑铃本体6进行注水加重。
29.进一步的,注水喷头85的顶部为球面结构,便于更好的插入进水槽91内。
30.进一步的,托盘73的内部开设有通水孔,软连接管83的顶部延伸至托盘73的底部且通过托盘73内部的通水孔与安装座84相连通。
31.进一步的,哑铃本体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注水哑铃片,哑铃本体6的外侧设有固态哑铃片,且哑铃本体6的注水哑铃片底部设有进水组件9。
32.进一步的,进水组件9包括进水槽91、滑动板92、滑槽93、滑块94、密封环95、弹簧96、进水孔97,哑铃本体6两端的哑铃片的底部且与注水喷头85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进水槽91,进水槽91的尺寸与注水喷头85相匹配,进水槽91的内部设有滑动板92,进水槽91的内壁对称开设有滑槽93,滑动板9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94,滑块94与滑槽93滑动连接,滑动板92的外侧设有密封环95,滑动板9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96,进水槽91的内壁两端对称开设有进水孔97,通过进水组件9便于更好的在未注水时对进水槽91进行密封,同时在进行注水加重时可以通过哑铃本体6自身的重量使注水喷头85将滑动板92顶开进行注水加重,实现哑铃重量的无极调节。
33.进一步的,固定架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重量传感器12,水泵81、重量传感器12以及电机74均与控制面板11电性连接。
34.具体的,在使用时,首先将设备移动至指定位置,然后通过进水管10将水箱2加入定量的水,然后将设备通电,哑铃本体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注水哑铃片,哑铃本体6的外侧设有固态哑铃片,注水哑铃片均为空心结构且底部开设有进水组件9,将哑铃本体6放在哑铃架5上,哑铃架5压在重量传感器12上,通过重量传感器12对哑铃本体6的质量进行检测,并在控制面板11上经调节后显示哑铃本体6的净重,然后通过控制面板11开启电机74,电机74带动丝杆75转动进而带动托盘73上下移动,当托盘73接近哑铃本体6底部时时,此时哑铃本体6的底部与注水喷头85相接触,然后注水喷头85顶开注水哑铃片底部的滑动板92,然后注水喷头85插入进水槽91内,此时喷孔86与进水孔97相重合,同时开启水泵81,水箱2内的水经过硬连接管82和软连接管83后通过托盘73的分流均匀的从注水喷头85外侧喷孔86流出,
并通过进水孔97流入哑铃本体6的注水哑铃片内,实现无极加重,同时重量传感器12对哑铃本体6的重量进行检测,注水加重至合适重量时关闭水泵81,然后再通过电机74使托盘73下降,同时注水喷头85从进水槽91内脱离,通过弹簧96的弹力使滑动板92恢复原位,防止水漏出,此时即可将哑铃本体6取下进行锻炼。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2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