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具体地涉及推土机。
背景技术:
2.推土机是建筑作业常用的工程机械,其铲刀通过弓形架安装。具体的,弓形架在行走装置内侧与车架固定连接,提升油缸近似水平地安装在弓形架后端支座上,以便与机架后端铰接。类似结构可以参考cn205530418u。由于弓形架设置在行走装置内侧,这种形式的推土机只能选用宽度小的铲刀,铲刀作业容量较小,工作效率低。另外,这种结构形式决定了其不能承受较大载荷,一般为中小马力推土机装配使用。此外,车架和行走装置的履带间隙与弓形架的结构形式相关,履带选型受弓形架影响很大,可能无法满足特殊工况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铲刀宽度较小且不适于大马力推土机的问题,提供一种推土机,该推土机可以配置较宽的铲刀并提供所需的大马力。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推土机,其中,所述推土机包括铲刀、弓形架和行走装置,所述弓形架包括横梁部和从横梁部两侧弯折延伸的弯折延伸部,所述弯折延伸部安装于所述行走装置的外侧。
5.可选的,所述推土机包括用于升降所述铲刀的提升油缸,所述铲刀安装于所述弓形架,所述横梁部设置有提升支座,所述提升油缸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提升支座和所述推土机的前机罩的油缸横梁。
6.可选的,所述横梁部与所述铲刀通过球铰连接,所述横梁部与所述铲刀的球铰连接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提升支座。
7.可选的,所述铲刀设置有螺杆球座,所述横梁部设置有螺杆支座,所述推土机包括通过所述螺杆球座和所述螺杆支座安装以调节所述铲刀的切削角度的调节螺杆。
8.可选的,所述铲刀包括相对设置的铲刀弧板和后箱板,所述后箱板设置有开口,所述螺杆球座穿过所述开口连接于所述铲刀弧板和后箱板。
9.可选的,所述螺杆球座设置在所述横梁部与所述铲刀的球铰连接处的上方。
10.可选的,所述铲刀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回转球座,所述弯折延伸部设置有第二回转球座,所述推土机包括两个回转油缸,每个所述回转油缸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回转球座和第二回转球座。
11.可选的,所述铲刀设置有第一倾斜支座,所述横梁部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加高支座,所述加高支座上设置有第二倾斜支座,所述推土机包括倾斜油缸,所述倾斜油缸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倾斜支座和第二倾斜支座。
12.可选的,所述弓形架形成密封箱体结构,所述弯折延伸部的横截面从所述横梁部朝向所述弯折延伸部的末端逐渐缩小。
13.可选的,所述行走装置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耳轴挂板,所述耳轴挂板安装有耳轴,所述弯折延伸部的末端与所述耳轴形成球铰连接。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弓形架安装在行走装置外侧,因而可以不受行走装置限制而安装较大尺寸的铲刀。另外,通过将弓形架安装在行走装置的外侧,可以方便设置提升油缸的安装位置,以便承受较大载荷,适于大马力推土机。并且,弓形架不再受车架和履带之间间隙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履带选型。
附图说明
15.图1是显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推土机的弓形架与铲刀的连接关系的立体图;
16.图2是图1中弓形架的立体图;
17.图3是图1中铲刀的立体图;
18.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推土机的主要的俯视图;
19.图5是部分图4的侧视图;
20.图6是说明使用图1中回转油缸移动铲刀的示意图;
21.图7是说明使用图1中倾斜油缸移动铲刀的示意图;
22.图8是显示调节图1中铲刀的切削角度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0、铲刀;11、螺杆球座;12、铲刀弧板;13、后箱板;14、第一回转球座;15、第一倾斜支座;16、中心球座;20、弓形架;21、横梁部;211、提升支座;212、螺杆支座;213、加高支座;214、第二倾斜支座;215、半瓦支座;22、弯折延伸部;221、第二回转球座;30、行走装置;31、耳轴挂板;32、耳轴;40、提升油缸;50油缸横梁;60、调节螺杆;70、回转油缸;80、倾斜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6.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7.本技术提供一种推土机,其中,所述推土机包括铲刀10、弓形架20和行走装置30,所述铲刀10安装于所述弓形架20,所述弓形架20包括横梁部21和从横梁部21两侧弯折延伸的弯折延伸部22,所述弯折延伸部22安装于所述行走装置30的外侧。
28.本技术的推土机,弓形架20安装在行走装置30外侧,因而可以不受行走装置限制而安装较大尺寸的铲刀10。并且,弓形架20不再受车架和行走装置30的相关部件(例如履带)之间间隙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部件选型。
29.另外,通过将弓形架20安装在行走装置30的外侧,可以方便设置提升油缸40的安装位置,以便承受较大载荷,适于大马力推土机。具体的,现有技术中由于提升油缸近似水平设置,提升力沿竖直方向的分量较小,导致提升油缸有效作用力较小,铲刀提升高度受限。而本技术中,提升油缸40无需近似水平设置,能够以相对于水平方向较大的倾角设置,
从而使提升力具有较大的竖直方向分量,以提供更为有效的举升作用力,并且能够增加提升高度。
30.本技术中,弓形架20可以为一体件或者分体件,例如,横梁部21和弯折延伸部22可以分别成型并通过适当方式(例如焊接)固定。
31.具体的,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推土机包括用于升降所述铲刀10的提升油缸40,所述横梁部21设置有提升支座211,所述提升油缸40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提升支座211和所述推土机的前机罩的油缸横梁50。如图1所示,提升油缸40能够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即弓形架20所围平面)呈较大角度设置,从而提升油缸40的提升力(沿提升油缸40的延伸方向)具有较大的竖直方向分量,能够提供更大的举升作用力,使得铲刀10的举升高度增加并提高了整机通过性。
32.此外,铲刀10可以通过适当方式调整其相对于弓形架20的位置。为便于铲刀10相对于弓形架20的位置调整,可以通过弓形架20前端的横梁部21与铲刀10形成可移动连接。具体的,所述横梁部21与所述铲刀10可以通过球铰连接,所述横梁部21与所述铲刀10的球铰连接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提升支座211。如图1所示,为形成球铰连接,铲刀10可以具有位于其宽度方向中心的中心球座16,横梁部21可以具有与中心球座16位置对应的半瓦支座215。
33.如上所述,铲刀10可以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弓形架20移动,以调整其工作位置。其中,为调节铲刀10的切削角度,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铲刀10可以设置有螺杆球座11,所述横梁部21设置有螺杆支座212,所述推土机包括通过所述螺杆球座11和所述螺杆支座212安装以调节所述铲刀10的切削角度的调节螺杆60。通过调整螺杆球座11和螺杆支座212之间的调节螺杆60的长度,可以调节铲刀10的切削角度,即图8中铲刀弧板12的底部相对于地面的夹角。
34.其中,螺杆球座11可以设置在铲刀10的适当位置,为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安装强度,所述铲刀10包括相对设置的铲刀弧板12和后箱板13,所述后箱板13设置有开口,所述螺杆球座11穿过所述开口连接于所述铲刀弧板12和后箱板13。具体的,螺杆球座11可以焊接于铲刀弧板12和后箱板13。通过这种设置,螺杆球座11同时连接于铲刀10的铲刀弧板12和后箱板13,形成双层焊接,增加了连接强度,因此螺杆球座11可以作为铲刀10工作受力的一个支点,从而提高对铲刀10的支撑。
35.后箱板13可以作为其他支座(例如中心球座16、下文的第一回转球座14、第一倾斜支座15)的安装基础,这些支座可以焊接到后箱板13的背面(即朝向弓形架20的表面)上。
36.其中,为提供有效的调节作用,如图1和图3所示,可以使调节螺杆60倾斜设置,具体的,所述螺杆球座11设置在所述横梁部21与所述铲刀10的球铰连接处的上方。其中,螺杆支座212设置在横梁部21上,位置低于螺杆球座11,使得调节螺杆60倾斜设置。更具体的,如图2所示,半瓦支座215设置在横梁部21的前侧的正中心,螺杆支座212可以设置在横梁部21的顶侧的正中心,以使球铰连接处与调节螺杆60的位置错开。
37.另外,铲刀10可以设置为能够前后转动。具体的,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铲刀10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回转球座14,所述弯折延伸部22设置有第二回转球座221,所述推土机包括两个回转油缸70,每个所述回转油缸70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回转球座14和第二回转球座221。通过两个回转油缸70的配合操作,可以实现铲刀10的前后转动,如图6所
示。具体的,可以通过伸长图1中左侧的回转油缸70并缩回右侧的回转油缸70,使得铲刀10从图6中位置i移动到位置ii;类似的,可以通过伸长图1中右侧的回转油缸70并缩回左侧的回转油缸70,使得铲刀10从图6中位置i移动到位置iii,以通过铲刀10对物料进行侧移和修整。
38.另外,铲刀10可以设置为能够上下转动。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铲刀10设置有第一倾斜支座15,所述横梁部21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加高支座213,所述加高支座213上设置有第二倾斜支座214,所述推土机包括倾斜油缸80,所述倾斜油缸80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倾斜支座15和第二倾斜支座214。具体的,加高支座213从横梁部21向上延伸而突出于横梁部21设置,即,加高支座213的顶部高度高于横梁部21,以使倾斜油缸80高于铲刀10与弓形架20的球铰位置。其中,倾斜油缸80可以在常态处于使得铲刀10的宽度呈水平方向(即图7中位置iv),根据需要,通过伸缩倾斜油缸80,可以使铲刀10上下转动,例如从图7中的位置iv移动到位置v或位置vi,以通过铲刀10进行修整路堤、边坡的作业。
39.可以理解的,由于弓形架20设置在行走装置30外侧,受行走装置30限制较小,使得铲刀10的各种转动操作能够在更大范围进行,例如使得铲刀10的回转行程更大,侧向移土效果更佳。
40.其中,加高支座213可以设置为一体件(例如铸造件),以具有足够的强度。为兼顾强度需要和简化结构,优选地,加高支座213可以通过拼焊多个板件形成。
41.本技术中,所述弓形架20可以形成密封箱体结构,以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其中,所述弯折延伸部22的横截面可以设置为从所述横梁部21朝向所述弯折延伸部22的末端逐渐缩小。由于弓形架20与铲刀10的连接位置位于横梁部21,因此,在横梁部21和靠近横梁部21的弯折延伸部22的部分具有较大横截面,可以确保横梁部21对铲刀10的足够支撑。弯折延伸部22的末端部分仅需承受推力,以支撑于行走装置30,无需设置为与横梁部21相同的横截面,因此可以相对于横梁部21缩小横截面,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42.本技术中,弓形架20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安装于行走装置30外侧的适当位置。例如,所述行走装置30的外侧表面可以设置有耳轴挂板31,所述耳轴挂板31安装有耳轴32,所述弯折延伸部22的末端(例如通过半瓦球座)与所述耳轴32形成球铰连接。具体的,耳轴挂板31可以固定于行走装置30的台车架的外侧表面上,耳轴32可以穿过耳轴挂板31固定(例如通过螺栓)于台车架。弓形架20与行走装置30的这种连接方式使得弓形架20能够承受较大载荷,适于推土、分土等作业强度较大的工况。
43.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本技术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