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机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掘进机随机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2.煤巷掘进期间,受掘进扰动、埋深、构造等因素影响,时常发生冲击地压显现,造成巷道破坏、设备移位或损坏、人员受伤等。其中掘进机因设备体型及重量大,一是占用巷道空间大,剩余的安全空间较小;二是因设备重量大,当冲击地压显现造成移位时,对设备自身及附近人员伤害也很大,因此,当掘进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需对其进行限位管理,防止突然来压造成其移位。
3.根据现场实际,在掘进机非行人侧一般采取限位链条的方式进行限位固定,在掘进机行人侧一般采取加工限位木垛的方式进行限位固定,但此种限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4.(1)掘进机挪移时,每次均要拆除、连接非行人侧的限位链条,费工费时,极不方便。
5.(2)因限位链条自身较重,且每个链环之间有一定间距,导致对限位链条紧固时,时常留有一定垂度,无法完全紧固到位。
6.(3)掘进机行人侧的木垛采用几个枕木连接的方式加工而成,工人挪移时比较笨重。
7.(4)因受限于限位木垛的固有尺寸,当掘进机停放位置不当时,限位木垛与巷帮留有一定空隙,限位不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掘进机随机限位装置。
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掘进机随机限位装置,包括掘进机行走部、掘进机限位油缸、限位油缸基座和限位油缸闭锁装置,所述限位油缸基座包括限位油缸基座、油缸缸体耳子插销孔、油缸缸底插销、钢板和挡板,所述限位油缸闭锁装置包括油缸活塞耳子插销孔、油缸缸头插销和支撑板闭锁槽,所述掘进机限位油缸包括掘进机限位油缸和支撑板。
11.优选的,所述限位油缸基座焊接在掘进机行走部侧面,且底部为采用钢板加工而成的
°
转弯的挡板,所述限位油缸基座的侧面采用对称设置的钢板焊接在转弯的挡板上,且侧面的钢板上对应位置开设有油缸缸体耳子插销孔。
12.优选的,所述限位油缸闭锁装置采用钢板制作而成,且限位油缸闭锁装置焊接在掘进机行走部侧面,所述限位油缸闭锁装置和限位油缸基座的距离与掘进机限位油缸未展出时的长度一致,且钢板上下两端对应处开设有油缸活塞耳子插销孔。
13.优选的,所述掘进机限位油缸底部通过油缸缸底插销和油缸缸体耳子插销孔安装在限位油缸基座上,且掘进机限位油缸顶部通过油缸缸头插销和油缸活塞耳子插销孔与限
位油缸闭锁装置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掘进机限位油缸的进液管和回液管路分别与掘进机备用阀组形成供液系统。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掘进机行走部,依托掘进机行走部加工而成,实现了随掘进机移动随机移动,解决了人工挪移限位装置费时费力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17.2.本实用新型,采用油缸代替限位链条及限位木垛,解决了限位木垛尺寸不能随现场改变的问题及限位链条无法紧固牢固的问题,确保掘进机限位的稳固性。
18.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掘进机限位油缸和限位油缸基座,依托油缸及操作阀组,实现了掘进机的快速限位及拆除限位,节约了大量的作业时间及劳动力,提高了经济效益、降低了劳动强度。
19.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限位油缸闭锁装置,依托闭锁装置,在限位装置未使用时实现了限位装置的固定,杜绝了冲击地压显现时因限位装置固定不牢靠发生的弹射伤人事故。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掘进机随机限位装置的闭锁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掘进机随机限位装置的工作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掘进机随机限位装置的油缸基座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掘进机随机限位装置的限位油缸闭锁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掘进机随机限位装置的限位油缸闭锁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掘进机行走部、2掘进机限位油缸、3限位油缸基座、4限位油缸闭锁装置、5油缸缸体耳子插销孔、6油缸缸底插销、7油缸活塞耳子插销孔、8油缸缸头插销、9支撑板闭锁槽、10支撑板、11钢板、12挡板、13煤壁。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实施例一
28.参照图1
‑
5,一种掘进机随机限位装置,包括掘进机行走部1、掘进机限位油缸2、限位油缸基座3和限位油缸闭锁装置4,限位油缸基座3包括油缸缸体耳子插销孔5、油缸缸底插销6、钢板11和挡板12,限位油缸闭锁装置4包括油缸活塞耳子插销孔7、油缸缸头插销8和支撑板闭锁槽9,使限位装置处于闭锁状态时支撑板10能够卡入限位油缸闭锁装置4,使得油缸活塞耳子插销孔7能够与油缸活塞耳子很好的对应并闭锁,掘进机限位油缸2包括缸体、活塞、缸体耳子、活塞耳子和支撑板10,增大了掘进机限位油缸2工作状态时与煤壁13接触面积,防止其发生侧滑,限位油缸基座3焊接在掘进机行走部1侧面,且底部为采用钢板11
加工而成的90
°
转弯的挡板12,为确保限位油缸2最大活动空间为与掘进机行走部1呈90
°
夹角,增强其稳固性,限位油缸基座3的侧面采用对称设置的钢板11焊接在转弯的挡板12上,且侧面的钢板11上对应位置开设有油缸缸体耳子插销孔5,限位油缸闭锁装置4采用钢板11制作而成,且限位油缸闭锁装置4焊接在掘进机行走部1侧面,限位油缸闭锁装置4和限位油缸基座3的距离与掘进机限位油缸2未展出时的长度一致,且钢板11上下两端对应处开设有油缸活塞耳子插销孔7,掘进机限位油缸2底部通过油缸缸底插销6和油缸缸体耳子插销孔5安装在限位油缸基座3上,且掘进机限位油缸2顶部通过油缸缸头插销8和缸活塞耳子插销孔7与限位油缸闭锁装置4进行固定连接,掘进机限位油缸2的进液管和回液管路分别与掘进机备用阀组形成供液系统,进一步的,掘进机限位油缸2和限位油缸基座3均为左右各一套,且掘进机限位油缸2和限位油缸基座3分别位于掘进机行走部1左右两侧,进一步的,钢板11为长方形结构的t20mm钢板,再进一步的,限位油缸闭锁装置4设置于掘进机行走部1的中部(左右、上下),支撑板闭锁槽9设置于限位油缸闭锁装置4中线两侧对应位置,油缸活塞耳子插销孔7设置于支撑板闭锁槽9两侧,其与闭锁槽中线的距离等于油缸活塞耳子最上部位置与耳子插销孔中心距离,油缸缸体耳子插销孔5至油缸活塞耳子插销孔7的距离等于掘进机限位油缸2处于完全收缩状态下缸体耳子孔中心至活塞耳子孔中心之间距离,挡板12至油缸缸体耳子插销孔5的距离等于掘进机限位油缸2缸底至缸体耳子孔中心的距离。
29.工作原理:首先将掘进机限位油缸基座3和限位油缸闭锁装置4焊接在掘进机行走部侧面,将掘进机限位油缸2缸体耳子用插销连接在限位油缸基座3上,然后连接进、回液管路至掘进机备用阀组,便可开始使用;掘进机割煤前,操作阀组,将掘进机限位油缸2活塞收回至完全收缩状态,然后人工将油缸活塞耳子拖转至限位油缸闭锁装置4位置,使支撑板10卡入支撑板闭锁槽9内,并将油缸活塞耳子孔与油缸活塞耳子插销孔7对齐,采用油缸杠头插销8将掘进机限位油缸2进行闭锁,便可进行割煤;掘进机割煤结束后,将掘进机停至合适位置,然后拔出油缸缸头插销8,人工将掘进机限位油缸2转至垂直巷帮煤壁13,操作阀组将掘进机限位油缸2活塞展出,直至与煤壁13顶紧贴实,如上再操作另一个限位装置,便实现掘进机一侧限位;然后将掘进机运往工作面安装后,采用14根φ10mm的高压胶管、6个三通管件接通掘进机备用阀组形成液压限位装置供液系统,掘进机停机限位时,解除限位油缸闭锁装置4,人工调整掘进机限位油缸2角度,使其垂直于行走部及机身,操作备用阀组,给掘进机限位油缸2供油,掘进机限位油缸2伸长接触与巷帮,形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达到掘进机限位要求。掘进机运行时操作阀组回油管路回油,掘进机限位油缸2收缩,人工将其闭锁。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