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控制注射剂量的抗衰老药剂注射器。
背景技术:
2.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注射器主要是用针头抽取或注入气体或液体,注射器的组成有针筒和活塞杆组成,注射器一般由塑料材质制成也可以是玻璃制成,并且上面都有表示注射器中液体体积的刻度指示,注射器在使用时,是由医护人员手推动活塞杆将抗衰老剂注入人体。
3.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的手指托住助力板,并推动推杆,才能使液体注入人体,不易于控制推动推杆的力,这样不便于控制注射剂量,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4.因此,发明一种便于控制注射剂量的抗衰老药剂注射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控制注射剂量的抗衰老药剂注射器,通过第二助力板,在使用该注射器时,手指托住第一助力板,使手指外侧与第二助力板内侧贴合,并挤压弹簧,使弹簧收缩,弹簧收缩所产生的力又会向上推动调节板和第二助力板,使第二助力板对手指半包围,并托住手指,从而方便使用者控制推动推杆的力,便于控制注射剂量,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控制注射剂量的抗衰老药剂注射器,包括针筒,所述针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壁套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针头,所述针筒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助力板,所述针筒外壁靠近第一助力板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助力板,所述第二助力板的顶部与第一助力板的底部抵接,所述针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调节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针筒的内部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头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连接块相匹配,所述连接槽的内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相匹配。
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针筒为一体结构,所述针筒与针头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二助力板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助力板的纵截面形状设置为半圆环形。
9.优选的,所述弹簧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弹簧关于针筒的垂直中心线对称
分布。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数量设置为五个,五个所述连接槽关于活塞的中心点环形阵列分布,所述连接槽的内轮廓与连接块的外轮廓贴合。
11.优选的,所述卡块的纵截面设置为三角形,所述卡块的外侧与卡槽的内侧贴合。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通过第二助力板,在使用该注射器时,手指托住第一助力板,使手指外侧与第二助力板内侧贴合,并挤压弹簧,使弹簧收缩,弹簧收缩所产生的力又会向上推动调节板和第二助力板,使第二助力板对手指半包围,并托住手指,从而方便使用者控制推动推杆的力,便于控制注射剂量;
14.2、通过向下按压推杆,推动连接头插入活塞内部,带动连接块滑入连接槽内部,同时在连接块滑入连接槽内部时,卡块会卡入卡槽内部,从而将活塞安装在推杆的底端,便于对活塞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面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和活塞展开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俯视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针筒;2、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针头;5、第一助力板;6、调节板;7、第二助力板;8、固定板;9、弹簧;10、推杆;11、连接头;12、连接块;13、卡槽;14、活塞;15、连接槽;16、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
5所示的一种便于控制注射剂量的抗衰老药剂注射器,包括针筒1,所述针筒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外壁套接有第二连接件3,所述第二连接件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针头4,所述针筒1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助力板5,所述针筒1外壁靠近第一助力板5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板6,所述调节板6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助力板7,所述第二助力板7的顶部与第一助力板5的底部抵接,所述针筒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顶部与调节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6和固定板8之间设置有弹簧9,所述针筒1的内部设置有推杆10,所述推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11,所述连接头11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3,所述连接头11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活塞14,所述活塞14
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15,所述连接槽15与连接块12相匹配,所述连接槽15的内侧设置有卡块16,所述卡块16与卡槽13相匹配。
25.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与针筒1为一体结构,所述针筒1与针头4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3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3可将针头4安装在针筒1底端,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6.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助力板7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助力板7的纵截面形状设置为半圆环形,通过第二助力板7方便对手指进行限位,使工作人员在拿持该注射器时更稳定。
27.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9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弹簧9关于针筒1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在使用该注射器时,手指托住第一助力板5,使手指外侧与第二助力板7内侧贴合,并挤压弹簧9,使弹簧9收缩,弹簧9收缩所产生的力又会向上推动调节板6和第二助力板7,使第二助力板7对手指半包围,并托住手指,从而方便使用者控制推动推杆10的力,便于控制注射剂量。
2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槽15的数量设置为五个,五个所述连接槽15关于活塞14的中心点环形阵列分布,所述连接槽15的内轮廓与连接块12的外轮廓贴合,所述卡块16的纵截面设置为三角形,所述卡块16的外侧与卡槽13的内侧贴合,通过向下按压推杆10,推动连接头11插入活塞14内部,带动连接块12滑入连接槽15内部,同时在连接块12滑入连接槽15内部时,卡块16会卡入卡槽13内部,从而将活塞14安装在推杆10的底端,便于对活塞14进行安装。
29.本实用工作原理:
30.参照说明书附图1
‑
5,首先,通过向下按压推杆10,推动连接头11插入活塞14内部,带动连接块12滑入连接槽15内部,同时在连接块12滑入连接槽15内部时,卡块16会卡入卡槽13内部,从而将活塞14安装在推杆10的底端,便于对活塞14进行安装,并对该注射器的所有部件进行消毒,将推杆10插入针筒1内部,抽取所需的液体;
31.参照说明书附图1
‑
5,在使用该注射器时,手指托住第一助力板5,使手指外侧与第二助力板7内侧贴合,并挤压弹簧9,使弹簧9收缩,弹簧9收缩所产生的力又会向上推动调节板6和第二助力板7,使第二助力板7对手指半包围,并托住手指,将针头4扎入人体所需的位置,从而方便使用者控制推动推杆10的力,便于控制注射剂量。
32.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