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近红外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66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近红外测定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近红外测定仪。


背景技术:

2.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是一种用于农学领域的分析仪器,近红外漫反射和透反射,直接测定未经任何处理的原始颗粒、粉液体和膏状样品的多指标参数,可选择样品杯及附件,满足固体、液体和浆状样品品质的分析,主要用于谷物品质无损检测,饲用玉米秸秆品质分析等。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近红外测定仪的体积普遍偏小,所以携带的方式大多数都是通过相应的盒体进行包装携带,或者使用者通过抱着的方式进行携带,这种携带方式对于有一定的路程的使用者来说,携带比较困难。
4.因此,发明一种便携式近红外测定仪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近红外测定仪,通过螺纹套与螺纹杆之间的螺纹连接能有效的带动把手的升降,从而方便使用者的携带,以解决使用者通过抱着或包装盒包装的方式进行携带,容易导致携带者携带比较困难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近红外测定仪,包括主机,所述主机顶部两端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主机顶部设有升降机构;
7.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纹套,所述滑动槽内腔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纹套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限位槽内部且与主机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套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滑动槽内部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于滑动槽内部且与主机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设于螺纹套内部且与螺纹套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
8.优选的,所述主机一侧开设有内部槽,所述内部槽内部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设于内部槽内部且与主机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外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主机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顶部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开关控制器。
10.优选的,所述主机一侧固定连接有可编程plc,所述开关控制器通过a/d转换器与可编程plc电性连接,所述可编程plc通过d/a转换器与电机电性连接。
11.优选的,所述主机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活动套接有承载盒。
12.优选的,所述主机一侧开设有电源插口,所述电源插口内部活动套接有电源线。
13.优选的,所述主机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电源插口顶部。
14.优选的,所述主机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侧活动套接有打印纸。
15.优选的,所述主机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块。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的啮合连接带动螺纹杆的转动,以及螺纹套与螺纹杆之间的螺纹连接能有效的带动把手的升降,从而方便使用者的携带,以解决使用者通过抱着或包装盒包装的方式对测定仪进行携带,容易导致携带者携带比较困难的问题。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源线与电源插口之间的活动套接能简便选搭电源线的种类,同时通过支撑架的设置能有效的对电源线的收纳,通过橡胶块的设置能有效的对主机进行缓冲以及提高摩擦。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面结构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纹套结构剖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示意图;
23.图中:1主机、2滑动槽、3螺纹套、4限位块、5把手、6螺纹杆、7第一锥齿轮、8电机、9转动杆、10开关控制器、11可编程plc、12承载盒、13电源线、14第二锥齿轮、15支撑架、16转动轴、17打印纸、18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参照附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近红外测定仪,包括主机1,所述主机1顶部两端均开设有滑动槽2,所述主机1顶部设有升降机构;
26.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纹套3,所述滑动槽2内腔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纹套3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所述限位块4设于限位槽内部且与主机1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套3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5,所述滑动槽2内部设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设于滑动槽2内部且与主机1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6设于螺纹套3内部且与螺纹套3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6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通过螺纹套3与螺纹杆6之间的螺纹连接能有效的带动把手5的升降,从而方便使用者的携带;
27.进一步地,所述主机1一侧开设有内部槽,所述内部槽内部设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设于内部槽内部且与主机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9外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4,所述第二锥齿轮14与第一锥齿轮7啮合连接,通过第二锥齿轮14与第一锥齿轮7之间的啮合连接能有效的带动第一螺纹杆6的转动;
28.进一步地,所述主机1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输出端与转动杆9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5顶部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开关控制器10,开关控制器10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令装置,型号为ges

a

lna

sc控制器;
29.进一步地,所述主机1一侧固定连接有可编程plc11,所述开关控制器10通过a/d转换器与可编程plc11电性连接,所述可编程plc11通过d/a转换器与电机8电性连接;
30.进一步地,所述主机1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活动套接有承载盒12;
31.进一步地,所述主机1一侧开设有电源插口,所述电源插口内部活动套接有电源线13,通过电源线13与电源插口之间的活动套接能简便选搭电源线13的种类;
32.进一步地,所述主机1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设于电源插口顶部,同时通过支撑架15的设置能有效的对电源线13的收纳;
33.进一步地,所述主机1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6,所述转动轴16外侧活动套接有打印纸17;
34.进一步地,所述主机1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块18,通过橡胶块18的设置能有效的对主机1进行缓冲以及提高摩擦。
3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需要携带主机1时,使用者通过开启开关控制器10,开关机控制器将信号通过a/d转换器传输到可编程plc11内部进行分析,可编程plc11通过d/a转换器控制电机8启动,通过电机8带动转动杆9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7与第二锥齿轮14之间的啮合连接,进而带动螺纹杆6的转动,通过螺纹杆6与螺纹套3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螺纹套3的上升,从而带动把手5的上升,进而方便使用者的携带,当本实用新型在车内使用时,通过电源线与主机1之间的活动套接更换不同场景需要用到的电源线13的种类,同时用过支撑架15对电源线13进行收纳。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0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