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防溜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车辆防溜枕。
背景技术:
2.防溜枕是一种应用在铁路轨道上防止车辆溜动的辅助工具,当车辆停止运行需要修整时,需要使用防溜枕防止出现溜车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一种便携式防溜枕木,专利号:201621121458.3”。该防溜枕木的两个防溜块均刚性连接在连杆的两端,且两个防溜块分别通过两个平行的斜槽卡装在钢轨的轨头上,以增大防溜块与轨头的摩擦力,当车轮首先推动靠近来车方向的防溜块时,会通过连杆将车轮的作用力传递给另一个防溜块,导致另一个防溜块跟随移动,当两个防溜块不能同步移动时,刚性连接就会被破坏,导致该装置损坏,不能重复使用。特别是防溜枕在阻挡车轮防溜过程中,车轮与防溜枕的接触面积小,造成防溜枕受力不均,当车辆移动速度慢、车轮对防溜枕木的作用力较小时,可阻止车辆前进,起到防溜作用;当车辆移动速度较快时,车轮对防溜枕的作用力较大时,将使防溜枕扭裂断开,导致防溜失效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车辆防溜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车辆防溜枕,包括第一防溜块、第二防溜块、连杆,所述第一防溜块下端面具有与钢轨线路方向成一定夹角的斜槽,所述第二防溜块下端面具有与钢轨线路方向平行的直槽,且斜槽和直槽均与钢轨的轨头适配;所述第二防溜块内侧具有双耳,所述双耳上具有条形铰接孔;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第一防溜块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条形铰接孔铰接形成滑动转动副,使连杆可在水平面转动并滑动。
5.所述第一防溜块的内端面上具有第一安装孔,外端面上固定有第一铁垫,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防溜块连接的端部具有内螺纹孔,且连杆的该端部插装在第一安装孔中并通过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铁垫与内螺纹孔螺纹连接。
6.所述第二防溜块内端面上具有第二安装孔,外端面上固定有第二铁垫,所述第二安装孔中嵌装有内螺纹金属件,所述双耳固定在内螺纹金属件的内端,且通过第二螺栓穿过第二铁垫与内螺纹金属件螺纹连接。
7.所述第一铁垫、第二铁垫上分别连接有锁链,且锁链的另一端通过挂锁与连杆连接。
8.所述连杆中央固定连接有提手。
9.所述第一防溜块、第二防溜块均为橡胶块。
10.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带斜槽的防溜块与连杆固定,带直槽的防溜块与连杆滑动转动连接,带斜槽的防溜块首先与车轮接触后,该防溜块的移动不会通过连杆带动另一侧带直槽
的防溜块移动,当带斜槽的防溜块不能阻止车辆停止时,另一侧的车轮便会与带直槽的防溜块接触,第二次阻止阻止车辆使其停止,防溜效果好,可靠性高。
12.2、本实用新型带直槽的防溜块平行于铁轨布置,阻挡车轮时与车轮的接触面大,受力均匀,即便车辆移动速度较快、车轮对防溜枕的作用力较大时,沿轨道线路方向滑移,最终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使车辆停止,但不会导致防溜块损坏,保证了第二次防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锁链的结构剖视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1
‑
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7.一种铁路车辆防溜枕,包括第一防溜块1、第二防溜块2、连杆 3,所述第一防溜块1下端面具有与钢轨线路方向成一定夹角的斜槽 1
‑
1,所述第二防溜块2下端面具有与钢轨线路方向平行的直槽2
‑
1,且斜槽1
‑
1和直槽2
‑
1均与钢轨的轨头适配;所述第二防溜块2内侧具有双耳4,所述双耳4上具有条形铰接孔4
‑
1;所述连杆3的一端与第一防溜块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杆3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8与条形铰接孔4
‑
1铰接形成滑动转动副,使连杆3可在水平面转动并滑动。所述连杆3中央固定连接有提手7。所述第一铁垫1
‑
3、第二铁垫2
‑
3上分别连接有锁链5,且锁链5的另一端通过挂锁6与连杆3 连接。
18.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溜块1、第二防溜块2均为橡胶块。
19.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溜块1的内端面上具有第一安装孔 1
‑
2,外端面上固定有第一铁垫1
‑
3,所述连杆3与所述第一防溜块1 连接的端部具有内螺纹孔3
‑
1,且连杆3的该端部插装在第一安装孔 1
‑
2中并通过第一螺栓9穿过第一铁垫1
‑
3与内螺纹孔3
‑
1螺纹连接。
20.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溜块2内端面上具有第二安装孔2
‑
2,外端面上固定有第二铁垫2
‑
3,所述第二安装孔2
‑
2中嵌装有内螺纹金属件2
‑
4,所述双耳4固定在内螺纹金属件2
‑
4的内端,且通过第二螺栓10穿过第二铁垫2
‑
3与内螺纹金属件2
‑
4螺纹连接。
21.使用时,通过提手7将本实用新型移至需要防溜的铁轨上,并使第一防溜块1、第二防溜块2分别通过其下端面具有的斜槽1
‑
1和直槽2
‑
1卡装于对应钢轨的轨头上,并使第一防溜块1靠近来车方向,安装到位后第一防溜块1、第二防溜块2的位置沿线路方向具有一定间距,最后再通过锁链5绕过铁轨下方后另一端通过挂锁6与连杆3 连接,将本实用新型锁闭在铁轨上,防止非工作人员移动或丢失,造成车辆无法在要求的位置停止带来的安全隐患。
22.防溜时,铁轨上溜动的车辆的车轮先接触第一防溜块1,并推动第一防溜块1沿铁轨移动,通过第一防溜块1与轨头之间的摩擦进而阻挡车轮使车辆逐渐慢下来后停止,当第一防溜块1无法让车辆停止时,车辆另一侧的车轮与第二防溜块2接触,通过第二防溜块2与轨头之间的摩擦阻挡车轮使车辆逐渐停止,提高了防溜效果和可靠性,避免了车辆溜逸失控造成安全事故。
23.本实用新型连杆3绕铰接轴8水平旋转的同时可沿条形铰接孔 4
‑
1往复移动,有效防止车轮推动第一防溜块1移动后,通过连杆3 将车轮作用于第一防溜块1的作用力直接传递于第二防溜块2,带动第二防溜块2提前移动使第二防溜块2无法发挥防溜阻车的作用。
24.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铁路车辆防溜枕,包括第一防溜块(1)、第二防溜块(2)、连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溜块(1)下端面具有与钢轨线路方向成一定夹角的斜槽(1
‑
1),所述第二防溜块(2)下端面具有与钢轨线路方向平行的直槽(2
‑
1),且斜槽(1
‑
1)和直槽(2
‑
1)均与钢轨的轨头适配;所述第二防溜块(2)内侧具有双耳(4),所述双耳(4)上具有条形铰接孔(4
‑
1);所述连杆(3)的一端与第一防溜块(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杆(3)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8)与条形铰接孔(4
‑
1)铰接形成滑动转动副,使连杆(3)可在水平面转动并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防溜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溜块(1)的内端面上具有第一安装孔(1
‑
2),外端面上固定有第一铁垫(1
‑
3),所述连杆(3)与所述第一防溜块(1)连接的端部具有内螺纹孔(3
‑
1),且连杆(3)的该端部插装在第一安装孔(1
‑
2)中并通过第一螺栓(9)穿过第一铁垫(1
‑
3)与内螺纹孔(3
‑
1)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车辆防溜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溜块(2)内端面上具有第二安装孔(2
‑
2),外端面上固定有第二铁垫(2
‑
3),所述第二安装孔(2
‑
2)中嵌装有内螺纹金属件(2
‑
4),所述双耳(4)固定在内螺纹金属件(2
‑
4)的内端,且通过第二螺栓(10)穿过第二铁垫(2
‑
3)与内螺纹金属件(2
‑
4)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车辆防溜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垫(1
‑
3)、第二铁垫(2
‑
3)上分别连接有锁链(5),且锁链(5)的另一端通过挂锁(6)与连杆(3)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车辆防溜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中央固定连接有提手(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车辆防溜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溜块(1)、第二防溜块(2)均为橡胶块。
技术总结
一种铁路车辆防溜枕,包括第一防溜块、第二防溜块、连杆,所述第一防溜块下端面具有与钢轨线路方向成一定夹角的斜槽,所述第二防溜块下端面具有与钢轨线路方向平行的直槽,且斜槽和直槽均与钢轨的轨头适配;所述第二防溜块内侧具有双耳,所述双耳上具有条形铰接孔;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第一防溜块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条形铰接孔铰接形成滑动转动副,使连杆可在水平面转动并滑动。本实用新型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研发人员:徐和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宝鸡市恒安铁路物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6
技术公布日:2021/11/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