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数码管温控表。
背景技术:
2.温度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商业、工业、民用建筑以及别墅群作采暖、制冷或对全年性中央空调末端的风机、水阀进行控制。数码式温度控制器采用电子逻辑电路对房间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水阀、风机,来改变房间温度。可分为有机械膜盒式温控面板、液晶温控面板、带遥控功能温控面板、无线温控面板、可编程温控面板、不可编程的温控面板等。
3.现有的专利文件中的装置,在对温控表进行维修时,不便于拆卸,往往通过螺栓将其固定,操作繁琐,并且温控表在工作一段时间时,内部会产生热量,现有的装置仅仅通过散热孔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过于缓慢,因此不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层数码管温控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双层数码管温控表,包括壳体、安装板和面板,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滑动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安装板的底侧安装有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的一侧侧壁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安装板的顶侧设置有双层数码管,所述面板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安装有活动块,所述固定块的内壁顶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转动安装有转环,所述转环内设置有限位槽a和限位槽b,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竖杆,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上方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与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散热孔。
7.优选的,所述面板的侧壁安装有防水贴膜;当有水进入到安装板上时,会造成双层数码管的损坏,并且会进一步导致电子器件的损坏,通过设置防水贴膜,可以隔绝水从面板进入壳体内部,有效保护各部件。
8.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固定板与滑杆固定连接,所述滑槽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弹性垫;通过设置弹性垫,可以防止滑杆直接碰撞到滑槽内壁底部,造成损坏。
9.优选的,所述电机、温度传感器和控制模块均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成电性连接,各部件之间相互配合,使用方便,全程自动化。
10.优选的,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活塞;通过设置活塞,活动块能够平稳上下移动,使其更加稳定。
11.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内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开设有滑孔;通过设置通孔,可以使竖杆进入固定块内,便于固定。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将滑杆对准滑槽,然后顺着滑槽缓缓滑入壳体内,接着固定块对准竖杆,然后向下放置面板,面板带动横板向下移动,横板向下移动带动固定块向下移动,接着竖杆插接到固定块的内部,限位杆从限位槽a内滑过,然后竖杆挤压住活动块,然后弹簧压缩,接着转动转环,使限位槽b对准限位杆,松开面板,然后弹簧复位,限位杆卡进限位槽b内,此时得到固定。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滑槽、滑杆、固定板以及安装板,便于将集成电路板取出,方便对数码管和其他用电器的维修和更换,通过设置弹性垫,可以防止滑杆直接碰撞到滑槽内壁底部,造成损坏,通过设置活塞,活动块能够平稳上下移动,使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层数码管温控表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层数码管温控表的a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层数码管温控表的转环的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层数码管温控表的安装板的侧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层数码管温控表的壳体的侧视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层数码管温控表的壳体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壳体、2安装板、3固定板、4滑槽、5滑杆、6集成电路板、7控制模块、8电源模块、9温度传感器、10支撑板、11横板、 12竖杆、13电机、14风扇、15双层数码管、16面板、17固定块、 18弹簧、19活动块、20限位杆、21转环、22限位槽a、23限位槽b、 24散热孔、25滑孔、26防水贴膜。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实施例一:
24.一种双层数码管温控表,包括壳体1、安装板2和面板16,安装板2的下表面安装有固定板3,固定板3滑动安装在壳体1内,安装板2的底侧安装有集成电路板6,集成电路板6的一侧侧壁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电源模块8和控制模块7,安装板2的顶侧设置有双层数码管15,面板16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横板11,横板 11的下表面安装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内安装有活动块19,固定块17的内壁顶部安装有弹簧18,弹簧18与固定块17固定连接,固定块17上转动安装有转环21,转环21内设置有限位槽a22和限位槽b23,壳体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上表面安装有竖杆12,壳体1内开设有滑槽4,滑槽4内滑动安装有滑杆5,固定板3与滑杆5固定连接,滑槽4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弹性垫,活动块19上设置有活塞,见附图1、2、3、4和5;通过设置弹性垫,可以防止滑杆5直接碰撞到滑槽内壁
底部,造成损坏,通过设置活塞,活动块19能够平稳上下移动,使其更加稳定。
25.壳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的上方设置有风扇14,风扇14与电机13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壳体1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散热孔24,电机13、温度传感器9和控制模块7均与电源模块 8电性连接,固定块17内开设有通孔,固定块17的侧壁开设有滑孔 25,见附图1和2;通过设置成电性连接,各部件之间相互配合,使用方便,全程自动化,通过设置通孔,可以使竖杆12进入固定块17 内,便于固定。
26.实施例二:
27.相对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见附图6;面板16的侧壁安装有防水贴膜26;当有水进入到安装板2上时,会造成双层数码管15的损坏,并且会进一步导致电子器件的损坏,通过设置防水贴膜26,可以隔绝水从面板16进入壳体内部,有效保护各部件。
28.工作原理:首先将滑杆5对准滑槽4,然后顺着滑槽4缓缓滑入壳体1内,接着固定块17对准竖杆12,然后向下放置面板16,面板 16带动横板11向下移动,横板11向下移动带动固定块17向下移动,接着竖杆12插接到固定块17的内部,限位杆20从限位槽a22内滑过,然后竖杆12挤压住活动块19,然后弹簧18压缩,接着转动转环21,使限位槽b23对准限位杆20,松开面板,然后弹簧18复位,限位杆20卡进限位槽b23内,此时得到固定,当需要拆卸时,向上抬起固定块17,再转动转环21,使限位槽a22对准限位杆20,然后拿出面板16即可,当温控表工作一段时间后,内部产生热量,当温度到达一定程度时,温度传感器9向控制模块7发出信号,控制模块 7控制电机13启动,电机13启动带动风扇14转动,然后将热量从散热孔24中吹出,使用方便,全程自动化。
29.需要说明的是,电机13的具体型号是tg
‑
05l
‑
lg
‑6‑
ka。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00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