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道路建设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街道破损沥青道路路面翻新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城市街道不断扩宽,从而改善城市拥挤的交通环境,地处温带至寒带地区的一些城市的街道普遍采用沥青路面。沥青路面容易在自然环境的温度变化以及重型机动车的碾压下,经常出现开裂、破损的情况,从而形成大小不一的路坑,影响交通。
3.目前,在修复沥青道路时多采用路面翻新装置对路面进行翻新,但是相关技术中的路面翻新装置仅能够将新的沥青填充到路坑中,在路面翻新装置工作前需要先将路坑内的灰尘打扫干净;在新的沥青填充完毕后还需要工人将沥青摊平并压实,操作十分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翻新路面时操作繁琐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城市街道破损沥青道路路面翻新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城市街道破损沥青道路路面翻新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城市街道破损沥青道路路面翻新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有储料箱,所述车架上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储料箱连接;所述车架底端设有刷盘,所述刷盘的底端设有刷毛,所述刷盘顶端设有升降板,所述车架上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上下移动;所述车架上还设有压实机构,所述压实机构位于所述储料箱远离所述刷盘的一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刷盘、喷头和压实机构同时设置在车架上,可以使翻新装置拥有除尘、喷涂、压实三个功能,不再需要在翻新装置工作前单独对路面进行清扫,在沥青喷涂完毕后也不需要单独对沥青进行压实,从而改善了翻新路面时操作繁琐的问题。
8.优选的,所述压实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车架底端的承接板,所述车架上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承接板连接;所述承接板底端设有刮板和压辊,所述压辊与所述承接板转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和压辊可以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上下移动,可以在翻新装置没有处于工作时使刮板和压辊远离路面,从而保护刮板和压辊。
10.优选的,所述刮板整体呈“v”型。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刮板设置成“v”型,可以避免刮板在刮涂时将沥青刮至其他地方,可以减少沥青的浪费。
12.优选的,所述储料箱的侧壁上设有加热管。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管可以对储料箱中的沥青进行加热,使沥青可以更快速的通过喷头喷出,提高了翻新装置的工作效率。
14.优选的,所述储料箱内设有搅拌杆,所述储料箱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杆转动的第一驱动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热管加热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搅拌,可以加速沥青的加热,从而提高翻新装置的工作效率。
16.优选的,所述升降板上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刷盘转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刷盘转动,可以提高刷盘的除尘效率。
18.优选的,所述刷盘底端设有吸附件,所述刷毛通过所述吸附件吸附在所述刷盘的底端。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刷毛设置为可拆卸,当刷毛发生磨损时可以对刷毛进行更换,避免刷毛因磨损而影响翻新装置的工作效率。
20.优选的,所述车架的底端设有吸嘴,所述吸嘴位于所述刷盘与所述喷头之间;所述车架上设有吸尘泵,所述吸尘泵与所述吸嘴连接,所述吸尘泵远离所述吸嘴的一端连接有吸尘箱。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刷盘和喷头之间增设吸嘴,可以将刷盘扫落的灰尘收集至吸尘箱,从而提高翻新装置的除尘效果。
22.优选的,所述吸尘箱内设有集尘盒,所述集尘盒的顶面呈敞口设置,所述吸尘箱的侧壁上设有取料口,所述集尘盒可以通过所述取料口脱离出所述吸尘箱。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吸尘箱内设置可抽取的集尘盒,在翻新装置使用时灰尘会累积在集尘盒内,在翻新装置长时间的使用后,可以取出集尘盒并对其进行清理,从而确保翻新装置的工作效率。
24.优选的,所述集尘盒的侧壁上设有把手。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集尘盒的取出与安装。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将刷盘、喷头和压实机构安装在同一车架上,可以使翻新装置拥有除尘、喷涂和压实这三个功能,从而改善翻新路面时操作繁琐的问题;
28.2.在储料箱上设置加热管和搅拌杆,可以使储料箱内的沥青在翻新装置工作时快速提高温度,方便沥青的喷涂,从而提高翻新装置的工作效率;
29.3.将刷毛通过吸附件吸附在刷盘上,在刷毛受到磨损时可以对其进行更换,从而保障翻新装置的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的正视图。
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储料箱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刷盘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尘箱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压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11、车轮;12、推杆;13、第一气缸;14、第二气缸;2、储料箱;21、隔板;22、加热管;23、搅拌杆;24、第一驱动件;25、进料口;3、喷头;31、喷管;4、升降板;41、第二驱动件;5、刷盘;51、刷毛;52、吸附件;6、吸嘴;61、管道;62、吸尘泵;7、吸尘箱;71、集尘盒;72、取料口;73、把手;8、压实机构;81、承接板;82、刮板;83、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1
‑
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城市街道破损沥青道路路面翻新装置。参照图1和图2,翻新装置包括车架1,车架1底端设有车轮11,车架1上设有推杆12。车架1上表面设置有储料箱2,储料箱2的顶端设有进料口25,车架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喷头3,喷头3通过喷管31与储料箱2连接。车架1下表面设置有升降板4,升降板4位于储料箱2远离推杆12的一侧,升降板4的底端设置有刷盘5,刷盘5底端设置有刷毛51,车架1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气缸13。第一气缸13可以驱动升降板4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刷盘5上下移动。
40.刷盘5与喷头3之间竖直设置有吸嘴6,车架1上设置有吸尘箱7,吸嘴6通过管道61与吸尘箱7的顶端连接,管道61上连接有吸尘泵62,吸尘泵62放置在车架1上,吸嘴6可以在吸尘泵62的作用下将灰尘吸入吸尘箱7内。
41.喷头3远离吸嘴6的一侧设有压实机构8,车架1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可以驱动压实机构8上下移动。
42.参照图3,储料箱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隔板21,隔板21与储料箱2之间设置有加热管22,加热管22缠绕在储料箱2的外侧壁上,储料箱2的内部设有搅拌杆23,储料箱2的顶端设有第一驱动件24,搅拌杆23可以在第一驱动件24的驱动下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24为电机。加热管22可以对储料箱2内的沥青进行加热,同时搅拌杆23在第一驱动件24的驱动下可以对沥青进行搅拌,从而可以方便沥青由喷头3喷涂到路面上。
43.参照图4,刷盘5与刷毛51之间设置有吸附件52,刷毛51通过吸附件52吸附在刷盘5的底部,本实施例中吸附件52为魔术贴。升降板4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41,第二驱动件41可以驱动刷盘5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41为电机。在翻新装置工作时,第一气缸13可以驱动升降板4向下移动直至刷毛51与路面接触,此时第二驱动件41驱动刷盘5转动,从而对路面上的灰尘进行清扫。
44.参照图5,吸嘴6的开口呈长条状且开口的长度等于刷盘5的直径。吸尘箱7内设有集尘盒71,集尘盒71的顶面为敞口设置,吸尘箱7的侧壁上设有取料口72,集尘盒71可以通过取料口72脱离出吸尘箱7,集尘盒71的侧壁上设有把手73。路面上的灰尘在吸尘泵62的作用下经由吸嘴6吸入吸尘箱7,并在灰尘本身的重力作用下落入集尘盒71内,在翻新装置长时间的使用后,可以将集尘盒71拆下并清理。
45.参照图6和图7,压实机构8包括承接板81,承接板81的下表面设置有刮板82,刮板82整体呈“v”型,承接板81的底端还设有压辊83,压辊83与承接板81转动连接,刮板82的最低端高于压辊83的最低端。在翻新装置工作时,刮板82先将喷头3喷涂出的沥青进行刮平,随后压辊83对刮平后的沥青进行压实。
4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城市街道破损沥青道路路面翻新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道路路面翻新装置时,先将翻新装置推动至需要翻新的道路路面处,推动推杆12使车架1缓慢
移动,此时刷盘5率先位于待翻新路面上方,从而将待修复路面上的灰尘扫除;继续推动推杆12直至吸嘴6位于待翻新路面的上方,在吸尘泵62的作用下,灰尘会被吸到吸尘箱7内;继续推动推杆12直至喷头3位于待修复路面的上方,此时储料箱2内的沥青可以在喷头3的作用下喷涂到待修复路面的表面;接着推动推杆12,在第二气缸14的推动下,刮板82可以将喷头3喷出的沥青刮平并带动多余的沥青向前移动,同时压辊83可以对沥青进行压实。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00340.html